全球最大的运动商品零售商之一正在考虑将生产更多地转移到中国。此际,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等品牌为应对美国关税而将生产迁出中国。
英特体育(Intersport International)新任首席执行官汤姆•佛利(Tom Foley)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该集团正在考虑扩大从中国采购自有品牌商品的比例。去年英特体育自有品牌商品的营收约为14亿欧元。
与此同时,美国运动品牌正在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孟加拉国等关税较低的东南亚国家。7月份,中国制造业活动已连续4个月收缩。
佛利表示,这些将生产迁出中国的做法“可能会对通常不具备这种产能的市场造成压力”。
英特体育在42个国家经营着5500家门店,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合作社,由国家组织拥有和管理。该集团在欧洲尤其受欢迎,是德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
该集团去年营收140亿欧元,销售自有品牌商品,也销售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品牌的商品。该公司不披露利润。
该公司现在在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面临争夺工厂空间的激烈竞争,而中国的产能依然过剩。
7月接任首席执行官的佛利说:“目前的情况并不是必须从孟加拉国迁往中国——但我们可以这样做。”英特体育的主要采购市场包括中国、孟加拉国、越南和柬埔寨。
持续已久的美中贸易紧张局势促使体育用品品牌近年来将生产迁出中国。
去年,阿迪达斯27%的产品来自越南,19%来自印尼,只有16%来自中国——主要用于在中国本土销售。
与此同时,耐克目前16%的鞋类产品在中国生产,该公司今年6月告诉分析师,希望在未来12个月内将这一比例降至较高的个位数。
佛利表示,行业内的力量均势正在从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公司重新偏向英特体育等零售商。
“它们对我们的依赖……的确增加了,”他说,并指出许多大品牌未能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扩大到它们所希望的水平。他补充道,力量格局“已经回到了八九年前的状态”。
佛利希望未来5年,英特体育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占集团年收入的比例从目前的10%提高到20%,其最终目标是提高盈利能力。他说:“为了实现强劲和可持续的业务,我们需要更高的利润率。”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