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朗普的“气候骗局说”不会阻止新型ESG

邰蒂:特朗普攻击绿色能源,是为了与中国争夺全球经济霸主地位。从长远看,他难以成功,从短期看,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动荡并损害地球。
2025年9月30日

在三一集团一窥绿色竞赛的未来结果

随着电力代替石油成为新的主导性能源,或许除美国外的所有国家都将不得不与中国合作,发展中国家只是走在了前面。
2025年9月30日

欧盟燃油车禁令为何再引争议?

袁杰: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德国政经界对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再次展开辩论,旨在继续寻找振兴本国汽车工业的出路。
2025年9月30日

“地缘经济”的影响日益上升

埃里安:当前金融市场中的异象是又一个征兆,凸显了政治因素正如何影响着经济政策和市场走势。
2025年9月29日

经济学研究用错了数学

哈福德: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所用的数学过于狭隘,研究现代经济可以有多种方式,应该对使用何种数学保持开阔思维。
2025年9月29日

专家:防洪治水需更加重视生态缓释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原巡视员张学俭提醒:防洪与供水是中国水安全的两端,污染和水土流失是“慢性病”。水资源治理远不止应对洪水和干旱问题。
2025年9月29日

服务业通胀背刺特朗普

艾伦•贝蒂:如果特朗普如此关注的商品领域的通胀,对他的伤害小于他似乎远没那么在意的服务业的通胀,那将是一种奇特的报应不爽。
2025年9月28日

AI是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

陈功:AI大规模运用导致的是一场由软引擎推动的现代工业革命。革新升级时间的急剧压缩,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效率逻辑。
2025年9月28日

美国就业将面临更多麻烦

科罗纳多:美联储上周降息时指出了“就业面临下行风险”,其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而这对美国经济增长也并非好兆头。
2025年9月26日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会成为地缘政治工具吗?

谭浩:中国可能会利用其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产业和出口优势作为外交或地缘战略工具,但这一假设并不成立。中国既无意愿,也缺乏条件将这一优势“武器化”。
2025年9月26日

万物皆可邪修:经济下行时代的低成本生存

徐瑾:邪修意味着另类速成,在社交媒体创造了上亿流量;对比经济上行时代的美,邪修或许是经济下行的候补注脚,有点戏谑,有点搞笑,有点辛酸。
2025年9月26日

当避险资产不再安全

马丁:形势不佳时投资者越来越难以找到避风港,国债等曾经的避险资产也不再能在发生市场冲击时提供对冲。
2025年9月25日

西贝舆情风波启示录:企业该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李洋:企业应建立“感知情绪、疏导优先、专业应对”的危机公关逻辑,同时厘清个人与企业的边界,才能在舆论浪潮中守护来之不易的品牌价值。
2025年9月24日

英中贸易协会总裁白彼得:英中关系已发生巨大的积极变化

白彼得表示,英国斯塔默政府自去年7月上任以来在改善英中关系方面表现出色,同时英国在华投资企业普遍对中国经济形势持积极态度。
2025年9月24日

美国经济活力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受害者

美国总统第二任期的“主要成就”似乎是打击美国的经济活力,造成负面供应冲击,却没什么其第一任期放松管制或减税所带来的益处。
2025年9月24日

北京8月的消费为何下降这么多?

朱长征: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背景下,北京却出现显著下跌。在“924”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一周年之际,这让人担忧,原因和出路如何?
2025年9月24日

从美日经验看A股:盈利,“慢牛”真正的“压舱石”

叶冬艳、欧阳辉:从美国、日本等股市的经验来看,估值扩张可在短期内推动指数上涨,但基本面仍将是重要基础。
2025年9月24日

始祖鸟与蔡国强:同一场危机,两个公关剧本

杨方曦:近来流行的“老登”一词,指向一种自说自话的姿态:把自我表达置于意识形态与流程之上,依赖名望与预算推进所谓“大动作”,却忽略应有的边界与前置审查。
2025年9月24日

稳增长之辩:优先消费还是投资?

沈建光: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优先支持消费还是投资?只关注投资和供给扩张,可能扩大社会福利损失;应利用增量财政资金刺激消费,改善社会保障方面的短板。
2025年9月24日

美元承担了对美国的一切忧虑

马丁:股市的强劲复苏掩盖了投资者对美国前途的深切焦虑。就目前而言,是美元承担了所有。
2025年9月23日

江天骄: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扮演的角色

复旦大学学者江天骄表示,中国应确保多元主体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深度有效参与,并着力提升“全球南方”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
2025年9月23日

降息后,美债能见度提高了吗?

周浩:降息对债券并不意味着更高的能见度。风险定价不仅体现在2年美债利率的黏性,也体现在30年美债利率的区间震荡。
2025年9月23日

基因工程与自然保护

阿胡贾:围绕该不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保护自然展开了一场辩论,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规模意味着我们不能忽视技术的潜力。
2025年9月22日

印尼能源项目:西方融资衰退,中国加速推进

帕托尼:在西方合作伙伴迟迟未能兑现承诺之际,中国对印尼能源转型的参与日益深入。但这种商业运作模式可能伴随监管及环保措施弱化风险。
2025年9月22日

万喆:“反内卷”开启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时代

当竞争不再创造价值,而是吞噬价值时,反思与变革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国的‘反内卷’并非只是治理表象,而是对结构性矛盾的一次深刻触及。这场变革考验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与魄力。
2025年8月1日

万喆:中国经济韧性依旧,结构转型能否抵御外部冲击?

万喆: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下展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积极态势。下半年,中国能否有效激活内需潜力,顺利实现5%的年度增长目标?
2025年7月21日

金砖国家与AI新地缘政治:合作还是割裂?

人工智能在近些年飞速发展,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全球治理改革产生结构性影响。
2025年7月18日

技术变革下的全球博弈:从关税战到区块链金融

在“关税战”重启的同时,国际金融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美国在开启针对全球的所谓“对等关税”,也以史无前例的积极态度拥抱区块链网络。
2025年6月12日

中美之间,没那么容易判断输赢

万喆:中美之间的这场较量并未真正终结,而是走向了一个更加深沉、更加战略性的阶段。这不是一个开始的结束,也不是一个结束的开始,而是一场全球秩序重塑中的深水回响。
2025年5月27日

数字资产监管按下“快进键” (上)

在过去4个月里,全球推出的数字资产监管政策比过去十年的总和还要多,世界对数字资产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某些地方,数字资产正逐渐融入主流经济金融体系,并参与塑造一个全新的金融框架。
2025年5月13日

关税之外:特朗普的全球秩序重塑逻辑

2025年,特朗普再度执政,其关税政策迅速成为全球焦点。关税加征不仅打破了传统贸易政策的技术边界,也映射出特朗普政府对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新定位
2025年4月14日
|‹上一页‹‹23456789101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