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这是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更多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谷歌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
{"text":[[{"start":6.89,"text":"尽管亚洲企业在本地乃至全球市场都颇具影响力,但其估值仍远低于美国同类企业。核心问题在于,亚洲公司的股本回报率(ROE)较低,意味着股东资本的运用效率不佳。MSCI亚洲指数的五年平均ROE仅为10%,而MSCI美国指数超过19%。"}],[{"start":28.04,"text":"这种估值差距是由一系列因素所致,包括公司治理不完善、资本配置效率偏低以及资产负债表分散、非核心资产拖累回报等。在东南亚,“集团折价”(conglomerate discount)现象尤其明显,据咨询公司贝恩估算,投资者对大型集团企业的估值,较各子公司总值低约7%至43%。"}],[{"start":49.66,"text":"过去几十年来,日本和新加坡等国从政府、监管机构到国有企业,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自上而下的变革。较早的成功案例是淡马锡相关公司在2000年代中期引领的改革。新加坡电信剥离了新加坡邮政和黄页等非核心资产。凯德集团则在资产货币化过程中,推动凯德商业信托上市。"}],[{"start":74.31,"text":"在监管推动下,日本企业股票回购创下新高。与此同时,中国国企响应政府号召,提高了股息支付率至30-50%并加强信息披露,带动部分股票的估值上行。"}],[{"start":88.29,"text":"然而,由于估值仍在相对低位,改革势头再次提速。日本和新加坡加大了政策力度,印尼则计划在未来四年将近900家国有企业整合为200家,韩国似乎也要进行迄今最强力的一系列公司改革。"}],[{"start":103.66000000000001,"text":"本轮资本市场改革能否结构性提振估值,并释放亚洲企业的真正价值? 实质性的改革才刚刚拉开帷幕。"}],[{"start":112.71000000000001,"text":"日本:“光荣榜”初见成效"}],[{"start":115.60000000000001,"text":"长期以来,日本市场存在大量ROE偏低的公司,低廉的融资成本削弱了改革动力,复杂的交叉持股更添了股东推动改变的难度。2012年“安倍经济学”的“第三支箭”曾试图解决此一问题,结果喜忧参半。"}],[{"start":131.58,"text":"拐点终于在2023年出现。东京证交所发布企业“光荣榜”,每月公布制定了资本效率计划的公司榜单,间接敲打未上榜公司。"}],[{"start":142.07000000000002,"text":"此举已初见成效:东证指数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飙升逾50%。日本企业也加快了股票回购和业务结构改革。2025年以来,已宣布的股票回购规模达12万亿日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start":null,"text":"

"}],[{"start":159.42000000000002,"text":"即便如此,提升空间仍然不小。日本企业的市净率仅1.4倍, 远低于美国公司的近5倍。此外,许多日本企业帐上持有大量现金,47%的非金融公司拥有的净现金头寸约占其总资产的20%。"}],[{"start":177.02,"text":"随着美日达成贸易协议,日本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缓解,投资者应重新聚焦自下而上的基本面。主要受益者包括制定了提升ROE计划的优质企业,以及机械、医疗保健和科技板块中精选的落后补涨股。"}],[{"start":193.46,"text":"韩国:立法提供支持"}],[{"start":195.93,"text":"韩国也致力于打破长期以来的“韩国折价”现象。即便在近期反弹后,MSCI韩国指数的市净率仍较MSCI所有国家世界指数低了66%。与日本的问题类似,此一巨大的估值差距也主要因公司架构不透明且效率低下所致。由于董事会问责制不健全,韩国企业并无太大压力来优化资本,这导致ROE持续低迷。"}],[{"start":221.75,"text":"在本轮改革中,韩国政府采取了更强有力的举措,为“价值提升”计划提供立法支持。今年7月,韩国通过了《商法》修正案,规定董事对所有股东负责,强化了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start":236.66,"text":"更多举措正在酝酿中。拟议的改革包括强制注销库存股、调整股息所得税和遗产税等,旨在推动企业提高资本效率。韩国国会可能在9月就此进行讨论。"}],[{"start":250.31,"text":"与以往相比,本轮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内部形成一致的共识,加大推动改革的可能性。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韩国股市约75%的市值仍集中于大型财阀集团),但股息支付率高以及拥有大量库存股的公司应成为最大受益者。而积极提高股息率并剥离非核心资产的电信公司,也有望脱颖而出。"}],[{"start":274.69,"text":"新加坡:关注两大催化剂"}],[{"start":277.73,"text":"尽管过去两年部分龙头公司估值有所上调,但总体估值偏低的问题仍挥之不去,尤其是中小盘股。在新加坡交易所,约四分之三上市公司的ROE 低于10%,约60%的公司股价低于净资产值,市净率中位数仅为0.8倍。"}],[{"start":296.24,"text":"与日本、韩国不同的是,新加坡股市面临的部分挑战在于成交量偏低,原因包括散户参与度不高、研究覆盖面不足以及小型公司过往的治理问题。此外,IPO数量不多,进一步削弱了市场流动性,比如, 2024年仅有四只新股上市,却有20家公司退市。"}],[{"start":317.37,"text":"为提振本地股市,新加坡金管局去年8月成立了工作小组,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有两项举措尤其值得关注。"}],[{"start":327.41,"text":"首先,政府启动了50亿新元的“证券市场发展计划”,通过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新加坡本地股票,目前已向三家资管公司拨出11亿新元。若能妥善执行,这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进而吸引资金流入,带动估值上调。"}],[{"start":345.71000000000004,"text":"其次,新加坡金管局工作小组可望在年底前公布具体的“价值提升”方案。相关举措若能提升资产周转率、利润率和财务效率,进而改善企业回报,将为估值再上台阶增添动力。"}],[{"start":360.81000000000006,"text":"我们对新加坡股票持“具吸引力”观点,该市场年初以来已上涨16%。我们看好银行和部分电信公司,预计优质中小盘股将受益于资金流入和改革带动的估值上调。"}],[{"start":374.89000000000004,"text":"总体而言,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亚洲企业已日趋成熟并走向国际化,但在创造持久的股东价值方面仍未见太大的进展。政府和监管机构已加快改革步伐,接下来要看企业如何采取行动了。"}],[{"start":390.6,"text":"(作者系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责任编辑邮箱:tao.feng@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4608000_9944.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