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6.9,"text":"2025年10月15日,德国默茨内阁已批准“主动养老金”(Aktivrente)法律草案。新法规计划于2026年1月1日生效。该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特别是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并将推动实现代际公平和分配公平。"}],[{"start":24.450000000000003,"text":"“主动养老金”有意义"}],[{"start":26.900000000000002,"text":"德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目前是67岁。从2012年开始, 德国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这个过程将持续到2029年。1964年及之后出生的人,法定退休年龄都是67岁。"}],[{"start":43.68000000000001,"text":"然而,多年来,许多行业一直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例如护理、教育、手工业、餐饮和其他服务业。在这种情况下,默茨内阁10月15日通过了“主动养老金”的法律草案,鼓励老年员工退休后继续工作,以缓解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并帮助企业留住经验丰富的员工。"}],[{"start":65.9,"text":"但“主动养老金”不适用于自雇人士、自由职业者、农业和林业从业者、从事月收入不超过特定金额(2025年为556欧元)的兼职工作的人以及公务员,而只适用于德国法定退休年龄(正逐步提高至67岁)之后仍希望继续工作的员工。"}],[{"start":83.91000000000001,"text":"该项法案提议,从2026年1月1日起,员工在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每月最高可达2000欧元的收入将免缴失业和养老保险费,但需缴纳医疗和护理费用。该项法案现已提交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审议。“主动养老金”计划于2026年1月1日生效。"}],[{"start":105.14000000000001,"text":"在默茨内阁通过“主动养老金”法律草案两天后,德国《经济周刊》网站曾载文报道了此事。文前按语称:“执政联盟已决定实施‘主动养老金’计划。该计划旨在说服‘婴儿潮一代’延长工作年限。学者汉斯•马丁•哈塞尔霍恩(Hans Martin Hasselhorn) 也解释了企业如何从中获益。”由此也点明了引入这项法案的意义所在。"}],[{"start":131.12,"text":"而德国《明镜》周刊网站早在4月28日就曾刊登过一篇题为 《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要求提高退休年龄和降低养老金涨幅》的文章。文前按语称,长期以来,专家们一直警告说,为“婴儿潮一代”提供养老金将使这代人的子女负担过重。现在,位于柏林的德国经济研究所(DIW Berlin)所长马塞尔•弗拉切尔(Marcel Fratzscher)又开始推动新一轮的改革 (见《德国养老金制度怎么改? 》 ,FT中文网2025年7月22日) 。"}],[{"start":163.97,"text":"这里的“婴儿潮一代” 通常是指1946年至1964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青年群体研究者西蒙•施内策尔(Simon Schnetzer)则将1955年至1964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称为 “婴儿潮一代”。这一代人退休或临近退休确实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start":184.06,"text":"文章称,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拉切尔曾呼吁即将上任的德国政府进行养老金和税收改革。他向《莱茵邮报》表示:“养老金改革应确保养老金不会进一步从年轻人向老年人、从穷人向富人进行再分配。”他继续说道:“退休年龄必须提高,未来的养老金增幅必须降低,这样年轻一代的负担才不至于会加重。”"}],[{"start":211.02,"text":"弗拉切尔的这段论述实际上涉及到代际公平,而实现这一点正是养老金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start":218.68,"text":"虽然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目前尚无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计划,但它们均希望让老年人继续工作变得更具吸引力。因而,三党在组阁协议中就提出了“主动养老金”等议题。协议称:“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自愿继续工作的人,每月可获得最高2000 欧元的免税工资。”"}],[{"start":241.41,"text":"专家们曾警告称,当“婴儿潮一代”退休时,将出现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因为这一代人经常在短缺职业中工作。就在一月份,联邦统计局宣布,这些人在所有职业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5%。而且,随着“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到2035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大幅下降。联邦人口研究所(BiB)预计,根据移民人数的变化,劳动人口将减少150万至470万人。"}],[{"start":272.84,"text":"因而,位于柏林的德国经济研究所养老金专家彼得•哈恩(Peter Haan)就表示:“我认为,在养老金阶段提供激励措施,鼓励人们延长工作年限,基本上是正确的。提高免税额肯定会增加激励力度。”"}],[{"start":288.35999999999996,"text":"但哈恩并不能确定提高免税额是否是最好的办法。“这可能会是一个相当昂贵的选项。主要受益的是那些已经领取养老金但还有额外收入的人,因此预计不会产生额外效果。”但哈恩预计会产生明显的搭便车效应。"}],[{"start":307.14,"text":"至于谁能从“主动养老金”中获益,养老金专家扬•沙彭贝格(Jan Scharpenberg)则认为,“尤其是那些工作收入较高的退休人员,他们可能会从中获益”。这些人通常是专业人员。为此,沙彭贝格分析称,鉴于人们常说的专业人员短缺问题,“主动养老金”的主要目标群体也应该就是这些人。他还指出,相比之下,在最低工资工作岗位上,人们目前必须几乎全职工作才能拿到2000 欧元的毛工资。"}],[{"start":338.18,"text":"在默茨内阁通过“主动养老金”的当天,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网站在报道此事时,也曾探讨过“有多少人能从中受益?”这个问题,并称:“对此有不同的估计。亲劳方的德国经济研究所最近估计约有23万人。联邦财政部估计的数字略低,约为16.8万人,占合格人数的四分之一。”"}],[{"start":362.07,"text":"该文还算出了税务部门将会损失的金额:“财政部预计每年将损失约8.9亿欧元。其中,联邦和州政府各承担42.5%的损失,剩余15%则由地方当局承担”,但同时也指出:“不过,联邦政府希望通过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增加税收。”"}],[{"start":383.7,"text":"“主动养老金”引争议"}],[{"start":386.2,"text":"根据德国伍珀塔尔大学劳动科学学者汉斯•马丁•哈塞尔霍恩对不同年龄段“婴儿潮一代”进行调查的结果,德国人的平均退休年龄为64岁,远低于目前67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据称,这种情况似乎不会发生太大变化。"}],[{"start":404.13,"text":"该项研究还显示,三分之二的人希望在65岁之前就退出工作生涯。哈塞尔霍恩表示,主要原因是“希望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时间”。此外,许多人在经济上也有能力提前退休。"}],[{"start":421.43,"text":"哈塞尔霍恩还认为,单靠“主动养老金”是不够的。据分析,这项举措可以对人们——特别是那些原则上愿意工作的人起到激励作用。而根据他的研究,虽然只有大约25%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继续工作,但据分析,上述举措还不足以扭转眼下普遍存在的提前退休的倾向。"}],[{"start":443.85,"text":"哈塞尔霍恩进一步指出:“人们谈论了很多激励措施和限制条件,但很少谈论工作的实际内容”,并称,太多人处于无法接受的工作条件下。“我们不仅要让人们必须工作更长时间,而且还要让其愿意工作更长时间。”"}],[{"start":460.5,"text":"除此之外,反对“主动养老金”的人还强调,特别是在劳动力短缺的行业,身体或精神上的压力都很大,只有少数人能够或愿意在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此外,还不清楚有多少雇主真的愿意专门雇用退休年龄的人,从而不得不接受更多的病假。"}],[{"start":479.79,"text":"批评者还抱怨称,雇员受到优待,而自雇人士却受到歧视。比如,自雇工匠就无法享受“主动养老金”。而恰恰在这个领域里,还存在着巨大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此外,农民也一无所获——许多农民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退休年龄。而就自雇人士的养老准备而言,这些人的养老金低于雇员,对额外收入的需求更高。还值得一提的是,公务员也被排除在“活动养老金”之外。因而,批评者对这些规定颇有微词。"}],[{"start":514.58,"text":"值得关注的是,德国工商总会(DIHK)虽然对让老年人继续工作的目标表示了赞赏,但同时也表明了立场,要求将自雇人士纳入其中。2025年10月10日,德国工商总会曾就《“主动养老金”法》草案发表立场声明,要求“主动养老金”不仅适用于雇员收入: “为了让‘主动养老金’对额外(整体经济)劳动力供应产生最大的积极影响,也应将自营职业收入纳入考虑范围。”在默茨内阁通过“主动养老金”法案的当天, 德国工商总会副总经理阿希姆•德克斯(Achim Dercks)在关于内阁决议的新闻声明《老年人的就业是确保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石》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start":556.35,"text":"总体而言,德国政府希望通过“主动养老金”激励员工更长久地留在劳动力市场。该措施将有助于缓解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这一举措,雇员和雇主都能从中获益。此外,更高的就业率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并增加社会保险的收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动养老金”将有助于实现代际公平和分配公平。这也是德国政府推出“主动养老金”的真正原因。"}],[{"start":586.5,"text":"(注:作者袁杰博士是旅德中国学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1793431_1569.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