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产业政策和国际竞争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经济

十五五规划、产业政策和国际竞争

于晓华:如何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政策,从而减少内卷、提升整体社会福利保障、促进国内消费,使中国巨大的工业产能转化为国内人民的福祉,是十五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00:00

{"text":[[{"start":7.79,"text":"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出了详细的蓝图,为更长时间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五年制定一个规划,这样带有计划经济影子的政策来源于当年的苏联的经济政策,为苏联刚刚成立后的经济起飞做出了贡献。"}],[{"start":31.98,"text":"五年时间,不长不短。好的政策可以继续延续,不好的政策可以及时调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7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将近五十年的实践中,五年规划的政策基本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使得中国产业从几乎是零开始,发展出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这也是中国产业政策的精髓:瞄准好未来具有前途的产业,集中国家力量,在科技、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进行全面支持。"}],[{"start":63.870000000000005,"text":"这次十五五规划同样是一个全方位的政策规划,但是如果我们从这些政策的排序来看,最重要一条政策显然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start":76.89,"text":"这说明未来五年,中国会继续把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放在首位,通过各种产业政策来支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更要“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以“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能聚变、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通讯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支持下,一方面可以改造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时候,让制造业更加智能化,成本更低,质量更好;另一方面布局新兴产业,让中国能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利用中国大规模经济体的地位、强大的工业基础、人口众多的优势、以及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高效,中国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会进一步巩固。"}],[{"start":124.19,"text":"这次“十五五规划”的核心就是让中国从“以市场换取技术”战略转变为“以市场培养技术”的战略,从而建立现代化的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start":134.97,"text":"由于担心产业链会被“卡脖子”,中国会尽量减少产业链的世界分工,这会导致中国制造业发展很难和世界共享利润和技术。在十五五规划的第四章更是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start":172,"text":"世界制造业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梯:第一个阶梯为原创技术的美国;第二个阶梯为提供高端制造业以及制造业精密仪器的制造业强国,包括日本、德国、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第三个阶梯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第四个阶梯为正在崛起的制造业国家,包括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按照这样的规划,中国在未来五年会继续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在巩固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同时,要在全球制造业分工的阶梯中继续向上爬,努力竞争成为制造业强国,争取更高的利润分成,从而在复杂的“大国博弈”中占据战略制高点。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五年,中国和先进制造业的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产业政策的目标就是培养国家的在某些行业的国家竞争力。中国过去几十年成功的产业政策已经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竞相学习、研究和模仿,动用国家力量来扶持和保护本国的产业。"}],[{"start":235.94,"text":"“Size Matters”,中国经济体量很大。本身市场很大,国家力量又强,产业链锁定力量巨大,西方国家的单一企业、单一行业、甚至国家很难和中国强大的产业政策抗衡。可以预计,中国出口会进一步强化,世界贸易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剧。但是,世界市场就这么大,其它国家拿什么来平衡贸易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如果西方进一步大量进口,陷入贸易赤字,他们只能依靠发行货币,可以预期西方国家在经济上有可能进一步陷入通胀、失业增加、政府债台高筑、高福利制度解体,政治上右派政治势力进一步崛起。随着更多右翼政党的上台,更多的国家会以“爱国”和“保护国家利益”的名义无视国际规则进一步保护国内产业、挑起贸易争端和冲突,反过来又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加剧国内产业的内卷。"}],[{"start":290.67,"text":"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一直强调生产,弱化消费,通过产业发展来拉动就业,从而推动消费增加。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城市化基本完成,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基础设施建设红利也挖掘殆尽,消费和生产两端都遇到很大的挑战。这次十五五规划之所以还是延续以往的产业政策,核心原因是中国政府认为中国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上升”,“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很显然,强调“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为了应对复杂激烈的大国博弈。"}],[{"start":333.39,"text":"但是,如果没有配套政策,继续强调发展高端制造业,利用高科技取代就业,随着就业减少,国内市场会陷入进一步恶性竞争和内卷,且贫富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有资本积累的人群会收入更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会进一步被压缩;加上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背负大量房贷的中产收入下降,更不敢消费。改革开放将近五十年,又似乎回到了改革开放前类似的经济问题。计划经济时期,尤其是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为了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和政治打压的政策,1957年毛主席提出五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实施“以钢为纲”战略,全力发展制造业、利用工农业剪刀差压榨农业,并限制服务业发展,使得国民经济结构失衡;制造业相对农业和服务业强大,但是绝大部分人民无钱消费,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直到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才开始腾飞。"}],[{"start":399.61,"text":"如何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政策,从而减少内卷、提升整体社会福利保障、促进国内消费,使得中国巨大的工业产能转化为国内人民的福祉就成了十五五规划的巨大挑战。尽管十五五规划也对这些社会经济问题也有所着墨,但是和产业政策相比,还是排在了次要的位置,真心希望在十五五规划具体实施中,能够把增进民生福祉和促进国内消费放到更重要的位置。"}],[{"start":428.35,"text":"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2078796_3415.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为何拉丁美洲离不开石油和天然气

随着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临近,巴西和哥伦比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公正能源转型”愿景。

米莱中期选举胜利后拒绝让比索自由浮动

这位秉承自由意志主义的总统誓言将加速其自由市场改革,并加深与特朗普的联盟。

尽管关税施压,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前景改善

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斯泰兰蒂斯迅速采取行动以抵消贸易战的影响,并从纾困措施中受益。
1天前

俄罗斯为苏联时代“傻瓜炸弹”加装喷气发动机

俄军的滑翔炸弹如今可打击最远200公里外的乌克兰目标。
1天前

日本正适应与美国关系的新局面

曾经以利他主义和合作为基础的伙伴关系,如今已演变为交易型伙伴关系。

亚洲股市对AI热潮的依赖引发“泡沫”担忧

一些投资者日益担心,亚洲股市可能受到美国科技板块大幅下调的冲击。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