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这是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更多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谷歌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
中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正日益凸显政策导向。在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上,IPO集中于纯电动汽车(EV)、半导体相关等产业,IPO数量及筹资额持续处于低水平。这被认为是通过筛选IPO的对象,将资金优先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制造业,从而加速相关产业增长。
美国调查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1~9月,中国大陆市场上的IPO筹资额为100亿65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7成。但与同期筹资额最高的2022年(633亿4600万美元)相比,大幅下降84%。IPO企业数量也仅有75家,仅相当于同期最高的2021年(375家)的2成。
IPO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从广大投资者手中筹集资金。通常而言,当股价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更易实现大规模筹资,IPO数量也容易增加。目前,中国代表性股价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正处于10年来的高位。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11月合并成为同一家媒体集团。同样于19世纪创刊的日本和英国的两家报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共同特辑等广泛领域的协作。此次,作为其中的一环,两家报社的中文网之间实现文章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