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8.19,"text":"当爱尔兰诗人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在1919年写下《第二次降临》(The Second Coming)时,他在无意中帮了后世的新闻从业者一个大忙。面对政治危机,评论员们总能引用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万物分崩离析,中间无法维系”,然后指出:“最优秀的人缺乏信念,而最差的人激情满怀”。"}],[{"start":28.53,"text":"目睹欧洲极右势力的崛起,我不禁再次翻阅起这些诗句。但上周的荷兰大选却让这个叙事变得复杂。在荷兰,中间派不仅站稳了阵脚,而且还赢得了选举。应该承认,温和的进步派政党D66只是以微弱优势胜出。但D66党很可能在组建下一届荷兰政府时发挥主导作用,而极右翼的自由党(PVV)似乎注定将失去其在政府中的角色。荷兰大选似乎表明,关于极右势力在欧洲各国不可阻挡地崛起的阴暗论调与事实相去甚远。真正的故事略有不同。"}],[{"start":65.86,"text":"在欧洲很多国家,选民们愤怒且失望,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通过投票把执政党赶下台。如果执政党是传统的中间派政党,那么极左或极右政党就会赢得选票。但在极右翼真的进入政府后,选民们很快就会幻想破灭,然后在下一次机会来临时重新支持中间派政党。"}],[{"start":87.85,"text":"由海尔特•维尔德斯(Geert Wilders)领导的自由党在2023年获得参与组建政府的机会,因为许多荷兰选民对传统的中间派政党失去信心。但不出所料,面对困扰选民的问题(尤其是寻求庇护的移民和住房危机),维尔德斯领导的政党也拿不出容易的解决方案。"}],[{"start":107.03999999999999,"text":"因此,荷兰人现在将目光转向一张新面孔:年轻帅气的D66党领袖罗布•耶滕(Rob Jetten)。但是,让我们现实一些。很有可能的是,到了下次选举,选民们会对耶滕彻底厌倦,因而再次投票求变。极右翼或许会在荷兰再次获得参与政府的机会。"}],[{"start":128.09,"text":"奥地利经历过这样的周期。民粹主义右翼的奥地利自由党(FPÖ)曾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参与执政联盟,随后深陷一场丑闻。该党的支持率急剧下降。不过,该党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重整旗鼓,在2024年的议会选举中赢得最多席位——尽管它迄今未能组建联合政府。"}],[{"start":151.54,"text":"如果欧洲政治正在形成的趋势是中间派和极右翼轮流执政,那么这对英国、法国和德国具有重大潜在影响。在这三个国家,举步维艰的中间派政府都面临着虎视眈眈的反体制右翼。"}],[{"start":166.57999999999998,"text":"荷兰以及奥地利、波兰、意大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经验表明,“不堪设想的”事情确实会发生,极右翼政党有可能赢得政治权力。但他们未必能保住权力。就连从2010年起一直执政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Viktor Orbán),在明年大选前的民调中也落后于对手。"}],[{"start":186.90999999999997,"text":"在那些中间派势力依然稳固的欧洲大国中,法国是最接近边缘的国家。自2024年初以来,法国已经更换了五位总理,而在18个月后必须举行的总统大选之前,极右翼的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在民调中领先。极右翼有可能在2027年终于入主爱丽舍宫。"}],[{"start":207.47999999999996,"text":"在德国,人们常说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领导的现任联合政府是“中间派的最后希望”。如果真是如此,中间派有理由感到担忧。默茨执政还不到一年,三分之二的选民已经对他的联合政府表示不满——而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AfD)目前在一些民调中占据首位。"}],[{"start":228.45999999999995,"text":"在英国,上世纪主导政坛的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如今在民调中都落后于民粹主义右翼的英国改革党(Reform UK)。改革党通常能赢得约30%的选票,这在德国等实行比例代表制的国家可能不足以使其进入政府。但在英国的简单多数制下,这可能足以使其赢得议会多数席位。距离下一次大选还有三年多时间。但改革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目前是博彩公司最看好的英国下一任首相人选。"}],[{"start":259.92999999999995,"text":"如果极右翼进入一个西欧大国的政府,那将被视为一场政治地震。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start":268.15,"text":"焦尔吉娅•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政治根源可以追溯到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新法西斯运动。她在三年前成为意大利总理。意大利的中左翼仍然对梅洛尼抱有深深的戒心。作为总理,她在移民和社会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的保守立场——但她避免了像欧尔班或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那样的强硬民族主义和侵蚀民主制度的行为。"}],[{"start":292.78999999999996,"text":"梅洛尼迄今也未遭遇针对执政党的强烈反弹(就像英国和法国出现的那种反弹)。她看起来有望成为二战后第二位做满五年任期的意大利总理。"}],[{"start":304.71,"text":"梅洛尼的经历预示着欧洲政治出现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或许未来并不是在中间派和极右翼之间的选择,而是逐渐抹掉这两个阵营之间的界限。"}],[{"start":316.44,"text":"译者/和风"}]],"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2219203_7234.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