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7.54,"text":"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特约编辑、每周通讯《图说政经》(Chartbook)主笔"}],[{"start":13.780000000000001,"text":"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技术变革不仅能带来经济增长,也能巩固或瓦解政权。"}],[{"start":20.28,"text":"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福特主义不仅是一条生产线,它还呈现了一种大众富裕新文化的愿景。"}],[{"start":27.400000000000002,"text":"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领域的革命宣告了苏联阵营的终结。"}],[{"start":34.99,"text":"2008年,新一代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所带来的兴奋,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有毒冲击。毕竟,如果资本主义为我们带来了iPhone和Facebook,那它不可能是完全糟糕的。"}],[{"start":49.550000000000004,"text":"但这种叙事也可能轻易转变——流水线成为异化的隐喻,数字平台成为极化与内战的推手。"}],[{"start":57.45,"text":"在我们所处的当下,人工智能的超大规模发展恰好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展开其第二个激进任期重合。"}],[{"start":65.94,"text":"评论者认同这种观点,即两者在时间上的重合,短期内正在帮助缓冲美国总统的荒唐政策本应引发的反弹,尤其是来自强大商业精英的反弹。"}],[{"start":77.66,"text":"企业领袖与投资者可以用科技领域的大新闻来麻痹自己,暂时忽略特朗普对规范治理的破坏。"}],[{"start":85.31,"text":"就美国经济而言,“两害”(关税与打击移民)被“一利”(AI热潮)所抵消。减税与股市收益这两颗糖丸安抚住了精英阶层的情绪。"}],[{"start":96.25,"text":"但如果深入观察,“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与AI相互平衡所营造的稳定感,实际上极为脆弱。"}],[{"start":103.65,"text":"如果说肆无忌惮的特朗普政府是美国种种社会与政治压力的产物,那MAGA与AI热潮的重合也丝毫不能缓解这些压力。"}],[{"start":113.31,"text":"从那种普遍的国家衰落感说起——那正是美国精英焦虑的根源。乔•拜登(Joe Biden)政府回应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把大科技公司“锁”起来,限制高端芯片出口。但这种方式既不受芯片制造商欢迎,又容易激励中国变着法子绕开管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希望美国能够通过其技术的扩散来实现主导地位。但这种方式容易摊薄冲击的力度,并助长多极化。然后,英伟达(Nvidia)的黄仁勋(Jensen Huang)告诉你中国无论如何都会赢,那接下来你怎么办?"}],[{"start":148.13,"text":"在国内,特朗普政府声称的目标跟拜登政府一样,也是重振美国工业基础,恢复劳动阶层与中产阶层生计的稳定。但这跟鼓励硅谷投入数千亿美元、用算法取代大部分白领劳动者的政策岂不是矛盾?"}],[{"start":164.35999999999999,"text":"那些算法是一种激进的文化技术。我们最大的希望在于,它们能实现内生增长理论的梦想,使研发生产率惊人提升,从而加速由科学拉动的经济与文化转型。然而,一个如第二次上台的特朗普政府那般反智、后真相的政府在呵护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黎明,这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无论是JD•万斯(JD Vance)的新天主教,还是彼得•蒂尔(Peter Thiel)那些怪异的“布道”,都无法掩盖历史与哲学愿景的内在矛盾。"}],[{"start":195.36999999999998,"text":"当然,也可能事实恰恰相反:AI被高估了,我们不该相信围绕AI的那些炒作。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又会发生什么?泡沫会破裂吗?正如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在离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后指出的,如果美国股市发生相当于当年那场互联网泡沫的回调,那将给美国投资者带来20万亿美元的损失,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15万亿美元的损失。这分别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0%、全球其他地区GDP的20%——足以引发严重衰退。而面对这种局面,一个赤字巨大的政府、一个被政治化的美联储(Fed),以及一个陷入僵局的国会,将如何应对?"}],[{"start":236.7,"text":"那些仍寄望于美国有朝一日可能“恢复理智”的人,似乎在希望发生一场“金发姑娘式的崩盘”:要大得刚刚好,足以戳破AI泡沫与特朗普任期第一年的飘飘然,却又不能大到引发一场比我们当下更严重的宪政危机。"}],[{"start":252.22,"text":"借用9月出版的一本博眼球的AI著作的点题语:“我倒希望我是在夸张。”但如果你期盼的是美国回归往常的样子,从眼下的局面出发如何能到达那里,似乎没有一条清晰的路径。"}],[{"start":267.05,"text":"译者/何黎"}]],"url":"https://audio.ftcn.net.cn/album/a_1762939978_9570.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