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投资

普通人如何把握AI革命机会?

黄凡:一场人工智能“革命”正呼啸而来,在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历史性的投资机会。普通人该如何把握呢?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发展,被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是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正在颠覆性地改变我们未来的生产与生活。因而人工智能赛道的相关领军企业无疑也将获取巨额的长期持续利润。

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就是市值达到4.92万亿美元(2025年11月1日数据)的、公认的AI领军企业英伟达,其CEO黄仁勋先生在最近接受访谈时分享了以下信息:

1)OpenAI拟通过股权协议融资数千亿美元,用于建设10GW AI基础设施,预计2025年前完成。

2)若全球GDP增值10万亿美元,其中约5万亿来自Token生成价值。

3)AI驱动收入预计在未来5年从1000亿美元增长至1万亿美元,几乎是确定性的。

4)AI竞争激烈但市场需求巨大,客户工具将主导早期趋势。

5)展望下一步,浪潮将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未来的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进行生产,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世界中训练和优化,再部署到物理世界,这将彻底改变制造业。

国内企业中,阿里巴巴是最早深度参与AI赛道的大型企业之一,阿里体系的达摩院的建模能力以及阿里云的算力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实际控制人马云认为AI是人类认识自身、解决问题的一次巨大机会,而不是来取代人类的威胁。他说:机器会更智能,但人类必须更有智慧。他也提到,AI会取代许多重复性工作,但每次技术革命都会淘汰旧岗位,创造新岗位;人们需要做的是拥抱变化,持续学习。

无论如何,一场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呼啸而来,在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投资机会,普通人该如何把握?

一、积极在A股参与相关热点的炒作?

A股是全球交易最活跃、换手率最高、成交量最大的资本市场,没有之一。而近期A股市场当中,人工智能AI产业相关赛道也是人气最旺的热点,其中“易中天”和“纪连海”这两个由投资者创意组合的概念,成为了科技股行情中备受瞩目的焦点。它们分别代表了AI算力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其强劲上涨反映了市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度热情。

“易中天”组合的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被认为是光模块与通信设备的龙头;而“纪连海”组合的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则被认为是AI芯片自主可控和国内AI生态崛起的领军者。于是在大众的追捧下,这些公司股价持续上涨,几个月内平均涨幅5倍以上。其中,寒武纪股价在短时间内显著上涨,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国内市场价格最高的“A股股王”,工业富联市值更是突破万亿。

火热的市场、持续上涨的股价,引发无数A股投资人趋之若鹜,形成了“强者恒强”的抱团效应。以致于因为认为这些热门赛道公司的盈利能力远跟不上股价,且坦率承认自己“看不懂”而不参与的投资人都被鄙视为“老登”。

“老登”这个词本身源于中国东北方言,是“老登儿”的简写,原本带有一点戏谑意味,大致相当于“老家伙”、“老小子”。但在A股的语境下,它的含义发生了演变,成了“资历老,但战绩差”的投资人的代名词。

作为一名“资历老(年纪大,拥有三十多年投资历史),但战绩自认为不差(在A股市场过去十年年化回报率16%以上)”的“老登”,我还是要不合时宜(因为一定会被投资人骂挡着他们发财)地提醒一下在A股参与最热门AI赛道投资的风险:

翻开A股的“光荣历史”,就能发现,A股在2000年互联网概念炒作和2015年“互联网+”浪潮中,早已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牛股”(如2000年的亿安科技、中关村,2015年的乐视网、暴风科技、全通教育、朗玛信息等等)。到今天它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早已退市,有的艰难转型,却暂时还没见当时的这些牛股真正成为了今天的巨头。

反而最近有两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也想分享给各位:

1、我的同学群里面有很多炒股经验丰富的老登们,他们这段时间天天在不同的AI相关“高科技”赛道上追涨杀跌,忙个不亦乐乎……当然了,他们近期战绩辉煌,不时在分享翻倍喜悦,于是,群里祝贺的红包不时在飞舞中。我清晰记得,上次群里同样的热闹发生在2015年上半年,之后?就是股市的“异常波动”加上各种最热点的灰飞烟灭。

2、近期在CPO(光模块)和算力概念成为年内市场的“明星赛道”、相关龙头公司股价大幅飙升的同时,也带动一批主动权益类基金跑出了亮眼的业绩。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年内已有50多只产品实现净值翻倍,其中大多是以集中投资科技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一些年轻的基金经理凭借对AI等热门板块的重仓配置,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并获得了社交媒体大量关注。于是基民们纷纷留言说后悔买少了,表示要仍持续申购加仓,还表示“要公开感谢某某基金经理”,”要给某某基金经理买咖啡”……敢于“梭哈”压AI赛道的基金经理们现在都成了基民们眼中“最可爱的人”。然而,我们此时不应忘记2020年-2021年那批强势出圈的、能让净值年内翻倍的“明星基金经理”。当时重仓白酒的坤哥,基民们赞誉为“坤哥带我飞,爱坤永相随”,当时全仓医药的兰兰被投资人命名为“兰女神”……之后呢?这些明星基金的净值都在几年内腰斩,当今天还离五年前的高点依然甚远。

建议我们还是温故知新吧。

其实,在股价连创新高之际,这些热门AI赛道的公司实际控制人都在不断减持其股份,美其名曰:把投资机会让渡给二级市场投资人。大股东把巨额收益留给自己,把未来的梦想拱手送给二级市场聪明的投资人们。这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

说到这里,热衷于追逐热门赛道的投资人都在反驳说,这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自己公司的认知不深,他们卖不等于这些公司目前的股价被高估,他们卖了之后会后悔的。

在这里,请允许我再提一下世界著名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85年的年度报告里与他的读者一起分享的《地狱里发现石油了》的寓言故事:

有一个石油勘探者在上天堂的时候,守门的圣彼得告诉他一个坏消息。圣彼得说:“你的确有资格进天堂,可是你也看到了,分配给石油勘探者居住的地方已经客满了,我实在没有办法把你安插进去。”那个石油勘探者想了一会之后问圣彼得说:“我可不可以跟那些住在那里的人讲一句话?”圣彼得想了想,让他说句话也无妨。那个石油勘探者于是合起他的双手成杯状,放在嘴边大喊:“地狱里发现石油了!”忽然之间,大门开了,所有的人蜂拥而出向地狱冲去。这留给圣彼得很深的印象,并立刻邀请这位石油勘探者搬进去,无拘无束地住在那里。结果?这位石油勘探者犹豫了一下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去地狱好了,说不定那里真有石油“。

二、除了A股热点,还有“诗与远方”。

其实,把握人工智能的投资机会不限于在A股。从投资角度看,无论是在哪一个市场投资,性价比高才是硬道理。

当下A股市场,与AI相关的热门板块估值与基本面严重背离。参与炒作的投资人用故事与概念取代基本面分析,即使是有“AI真材实料”的公司,其经营业绩也远跟不上股价的上涨。目前,市场的每日交易总金额一度超三万亿,融资融券余额每天都高达两万多亿,均已创下了历史新高……。把交易的手续费、税费、融资利息等交易成本加总一下,远远高于这些上市公司的分红。我们不妨做一下灵魂拷问:这样的投资真是在创造价值吗?

宏观一点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久前也公开说过美股估值处于“相当高“的水平,提示投资人注意风险。我马上查了一下全球人工智能最强者云集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其平均市盈率目前是40倍左右,而A股国内人工智能”领军者“所处的科创50指数平均市盈率是170倍,处于历史99.4%的高分位(Wind 10月底数据)。两个不同市场的性价比,其实一目了然。

顺便提一句,作为一名“老登”,本人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纳斯达克市场,因此最早的投入到目前也有十倍的回报了。近几年,我也多次利用市场回调的机会增持由公认的七家巨头组成的“Magnificent 7”(壮丽七巨头,具体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Meta Platforms、微软、英伟达、特斯拉,该概念由美国银行分析师于2023年5月提出,是推动美股上涨的核心科技股组合),也算是不错过这一场人工智能的盛宴了。

实际上,国内在人工智能相关硬件、软件上不乏处于全球前列者,而且在应用上有全球最大、最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在大模型开发应用、算力支持等方面领先,而且综合实力强悍的国内科技巨头(腾讯、阿里等)都在我们的港股市场上市,今年以来(截至11月1日),腾讯的股价上涨了52%,市盈率依然只有26倍,而阿里同期涨了105%,市盈率也只有20倍。显然要比在A股的“易中天”“纪连海”的性价比要高得多。

已故知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先生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等场合多次反复强调的一个比喻:要到有鱼的地方去钓鱼。我理解的“鱼”,就是指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处于增长赛道、已经用自己的经营业绩证明了是优秀的、并且我们对其盈利模式能够理解的上市公司。

显然,与其在那些充满平庸公司、竞争激烈、难以分辨好坏的“无鱼”或“鱼少”的池塘里浪费时间,不如果断地直接去能清楚见到“鱼”的池塘中去放钩下杆,以确保成功概率。

综上所述,我认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巨头公司集中在纳斯达克市场,而国内AI产业强者则主要在港股上市,作为普通投资人,要真正有效分享这次被认为是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带来的历史性投资机遇,那就应该把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一点,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合法合规渠道,把握好全球以及国内AI产业的投资机会,从而有效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编辑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AI热潮席卷全美最寂寞之地

一条长约230英里的输电线路规划威胁内华达的荒野,并使猎人和野生动物组织携手抗议。

中国富裕人群绕开新加坡,转向迪拜

随着这座亚洲城邦收紧申请审查,私人银行家和顾问称海湾地区的兴趣上升。

那位想终结“无用会议”诅咒的首席执行官

必和必拓的韩慕睿正在以一种非常规方式应对企业生活中的一个巨大“黑洞”。

从马姆达尼与玛莎•斯图尔特看“氛围转向”

一场选举胜利和一本“政治不正确”的食谱表明,美国人正把直言不讳置于谨言慎行之上。

达拉斯联储官员:贫富差距拉大恐引发美国经济下行

约翰•威廉姆斯表示,美国贫困群体日益严重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央行是否在下月降息。

汽车运输巨头称:中国车企正赶超欧洲竞争对手

全球最大运营商Wallenius Wilhelmsen物流公司计划通过助力新兴北京品牌出海来提升营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