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留学

“学费越贵越好招生”彰显国际教育的隐性变革

肖经栋:学费和方向不同学校招生的差异,表面是生源的分流,实质是不同家庭财力、不同学校品牌、不同区域资源在对未来教育选择上的一次分化。

当全国106所国际化学校2025年度招生数据以及分析结果呈现在我面前时,我有点惊呆了,因为根据这些数据分析,至少有三个招生结果是反常规感知。

这三个反感知的招生数据分析结果分别为:一是2025年秋季入学的10年级即新高一学生总量比上年下滑了6.71%,并不是大家所感知的下滑30%;二是我们把国际化学校年学费划分为五个档次,其中一年15万以上的学费划归为高和特高两个档次,出人意料的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学费高和特高档次的学校招生逆势增长,而学费中低档尤其是普高学费的学校招生人数反而下降;三是受政治因素影响以及留美成本的高企,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在下降,英联邦方向火爆,但从招生数据来看,今年申请方向偏美国的学校招生反而好于偏英联邦的学校。

今年以来,我在接触全国各地国际化学校招生老师时,她们普遍提到今年招生十分困难,报考人数下滑,整体生源质量下降,且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机构之间的招生竞争加剧。上海的一些头部国际化学校,今年秋季入学的10年级即高一新生报考人数要比往年下滑30%。上海头部学校都如此,其他地方的学校更可想而知。

为掌握一手学校招生数据,我们从全国抽样调研了106所国际化学校招生数据,并结合流失率情况,测算出今年秋季入学的10年级即新高一学生只比上年下滑了6.71%,而非业内普遍感知的30%。这两个数据相差比较大,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今年招生总数并没有大幅下滑,但几乎所有学校都感觉招生寒冬已至。分析下来,合理推测原因在于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方向留学兴起,分流了不少生源,导致以美英加澳方向为主的学校招生普遍感到困难。

子女从国际高中到读完国外大学本科,留学家庭花费少则两三百万,多则上千万元。对留学家庭来说,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家庭收入减少,更雪上加霜的是房价普遍腰斩以及售出困难,导致房产作为留学资金的最后支柱也已经摇摇欲坠,资金短缺让不少家庭打消了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念头。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招生数据分析,我们却惊讶地发现学费越高的学校反而招生越好,这背后意味着高净值家庭的留学需求并没有受经济影响。

我对不少银行的私行部客户做过留学规划咨询,这些客户对子女留学规划普遍比较早,在子女幼小阶段便已经考虑走留学路径。同时,根据权威财富报告显示,在经济下调的情况下,全世界高净值家庭的财富收入逆势增长。

今年6月,法国凯捷研究院发布《2025年世界财富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有2340万人拥有100万美元及以上资产,人数年增2.6%;总财富规模904.7万亿美元,年增4.2%。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下降1%,但财富增长2.4%。

此外,高净值家庭对子女留学的回报和就业普遍不看重,更注重子女的成长而非留学的性价比,在经济下行的情况并不会轻易打消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念头,这使得学费越高的学校招生反而更好、更稳定。

申请偏美国方向的学校招生反而更好于偏英联邦方向学校,这个现象也很让人意外。我在学校做深度沟通后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留美方向的学生家庭开始留学规划的时间比较早,沉没成本高,不大轻易改变留学方向。同时,偏美国方向的家庭整体财力会更好,而偏英联邦方向的家庭会更看重留学的性价比,导致受经济影响程度反而会更大,进而影响到了偏英联邦方向学校的招生。此外,偏美国方向的学校以AP课程为主,而AP课程也一样可以申请英联邦方向的大学,会有部分留学方向摇摆不定的学生先就读AP,根据后续情况再确定是去哪里留学。

这三个招生反常规感知的结果彰显国际教育在发生隐性变革。

从招生人数来看,总量并没有出现大幅下滑,但结构性发生转变。路近费省的留学方向更受欢迎,这主要有日韩、港新、马泰以及国内的中外合作项目。众所周知,不同境外大学的申请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也很不一样的。

由于以往主流的美英加澳方向就读人数萎缩,这使得现有的国际化学校会竞争更加激烈,会有一批学校被淘汰或者做转型。而日韩、港新、马泰以及国内的中外合作项目办学难度和门槛并没有美英加澳方向这么高,进入相对容易,这也导致这些领域的学校竞争加剧。

为此,我们基本可以作出一个判断:随着学生就读方向的结构性转变,学校之间竞争会加剧,这将对学校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淘汰力度会加大。

其次看学费和招生的关联。学费高的学校招生比较好,是因为中国有一批高净值人群,有比较早的规划意识,子女在幼小阶段便已经接触国际化教育。正是因为这种需求,我们也看到K12全学段的高学费学校招生会比较稳定。

偏美国方向招生好于偏英联邦,这则彰显出留学规划早晚以及是否重视性价比差异性。美国留学成本最高,但留学家庭会更看重孩子本身的成长而非回报,这些家庭普遍把留学看成了消费而非投资,消费则比较注重体验。英联邦方向则更看重回报,留学更趋向于投资,投资则比较关注回报,即更看重学成后的就业或者创业。

我个人认为,如果单从回报来看,日本留学应该是一个性价比高的留学方向。除了日本留学本身费用相对比较低的话,更重要在于中国社会目前所出现的老龄化、少子化、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日本在30年前就已经碰到了,为此现在有比较成熟的应对措施。而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有机会学习到日本这些应对措施,学成回国后则有机会参考日本的模式创业或者就业,会有比较大的成功可能性。

从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教育的需求出现了分化,既有留学是消费和投资的区别,也有留学早晚不同的差异,还有留学方向的关注点不同。伴随这些的变化,则对国际教育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招鲜走遍天的打法将不再适合中国国际教育。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学校需要找到和自己办学定位精准匹配学生。当然,这也意味着未来办学难度更大。

因此,三个招生反感知结果彰显出中国国际教育正在悄然发生隐性变革。2025年招生总量6.71%的下跌,反映出国际教育市场的深层裂痕。学费和方向不同学校招生的差异,表面是生源的分流,实质是不同家庭财力、不同学校品牌、不同区域资源在对未来教育选择上的一次分化。

这些分化会深刻影响业界的发展,对学校来说,需要重视三个招生反通常感知的背后所彰显的行业隐性变革。在这场更为长远、更为残酷的竞争中,学校要找到自己长远发展之计,否则将会被淘汰出局。

(作者肖经栋为宜校创始人。本文谨代表个人观点。责编邮箱:yilinyuan@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引发深刻分歧

在其生效前数月,布鲁塞尔方面希望进行重大审查和修订。

从AI到ROI

麦克唐纳:研究表明,推广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实体经济的营收。

英国逾100万人因起征点冻结支付最高税率

如果45%最高税率随通胀同步调整,其起征点今日应为21.1562万英镑,目前缴纳该税收的人中有三分之二将被排除在外。

一周展望:企业盈利将如何揭示美国经济健康状况?

由于联邦政府停摆导致宏观经济数据暂停发布,企业财报成为投资者评估经济状况和企业增长韧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中国推进清洁能源对发展中世界意味着什么

电动汽车站在这股大潮的最前沿。

AI热潮席卷全美最寂寞之地

一条长约230英里的输电线路规划威胁内华达的荒野,并使猎人和野生动物组织携手抗议。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