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伦敦

伦敦发展促进署科创产业董事总经理科伊尔:中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伦敦

科伊尔表示,伦敦对中国投资持非常开放的态度,企业可以在充分了解伦敦商业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地在伦敦建立自身的存在。

川流不息的泰晤士河、历史悠久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劳合社、高度透明的英国普通法体系、一系列知名的国际一流大学……作为历史上最早的全球货物与资本流动枢纽之一,伦敦一直是国际资本的“桥梁城市”,也吸引着世界各地投资者的目光。

英国脱欧之后伦敦如何保持现有优势、再创辉煌?在中英复杂的政治关系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伦敦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机会?带着这些问题,9月FT中文网专访了伦敦发展促进署科创产业董事总经理珍妮特•科伊尔(Janette Coyle)。科伊尔是前来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2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英国是这一届洽谈会的主宾国。她表示英国对中国投资继续持欢迎和开放的态度,中企应把握时机,抓住充满活力的伦敦提供的无限商业机会。

FT中文网:对于有意开拓英国市场的中国企业,伦敦发展促进署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科伊尔:首先,我们对中国投资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欢迎中国企业来到伦敦开展业务。我们可以提供一整套的服务。对于考虑开拓欧洲业务的中国企业来说,从出海的最初阶段开始,我们就可以提供帮助,包括企业开展研发,获取数据的需求。在他们考虑投资于不同的城市时,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数据方面的比较。如果由于伦敦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企业真正选择伦敦的话,通过我们可信的伙伴关系网络,我们可以帮助企业设立正确的法律实体,对英国社会形成深入了解,包括英国的移民法规,并指导他们如何招聘合适的人才。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帮助企业进入伦敦的“生态系统”,因为我们希望企业能在伦敦发展繁荣,获得经营的成功。我们还可以引导企业进入校园,帮助投资者获得资金,并与大学展开研发合作。我们拥有不同产业的对英投资经理(investment manager),可以帮助企业理解自身需求,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优质服务。基于此,企业可以在充分了解伦敦商业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地在伦敦建立自身的存在。

FT中文网:近些年来英国的一个重大的变化是脱离了欧盟。英国脱欧对英国的投资和商业环境是否产生了影响?你觉得这对中国等外国企业来说是机会还是挑战?

科伊尔:事实上,我们目前看到的进入伦敦的中国企业是历史上最多的,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共有12家。英国脱欧对这一趋势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许多人曾以为英国脱欧会造成影响,但伦敦的基本面和脱欧前是完全一样的。伦敦依然是欧洲首屈一指的科技中心。我们拥有的发展资金在欧洲各城市中依然是独占鳌头的。伦敦拥有的跨国公司全球总部的数量也是欧洲各城市中最多的。全球大学50强中的四所位于伦敦。这也是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依然愿意选择伦敦的原因。伦敦发展促进署在欧洲各地也拥有工作团队,因此中国企业可以先在伦敦建立其自身的存在,然后利用这个网络开拓欧洲其他地方的业务。因此我们也可以帮助中国企业以伦敦为跳板获得进入欧洲其他市场的机会。

FT中文网:传统上伦敦拥有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优势。近年来伦敦有哪些新兴产业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这些方面,伦敦准备如何与中国企业合作?

科伊尔:我认为伦敦的金融服务业依然会保持现有的优势。因此目前持续有金融服务行业的中国企业进入伦敦,包括科技与金融服务融合产业的企业。但另外有三个行业的势头也很好。第一个行业是创新科技、人工智能和量子科技。这些行业希望与伦敦的大学展开合作。伦敦有27所大学教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在这些方面我们拥有优质的人才储备,正因如此,才会有这么多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企业希望来到伦敦开展业务。另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产业是绿色科技、清洁能源和环保。我认为英国和中国在这方面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因为中国正在计划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此制定政策和战略。在中国我也真切感受到了人们在实打实地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伦敦的情况与此类似,我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净零”。这是很有雄心的目标。我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企业合作实现这一目标。我想强调的第三个产业是生命科学、健康科技、生物科技和医疗设备。在利用科技改善医疗和民众生活质量方面,中国和英国一样,也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我目前也看到了一些中国的医疗科技企业来到伦敦。我希望他们与伦敦的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药物。英国科学基础与中国的非凡制造能力相结合,将是珠联璧合。

FT中文网:所以说你认为伦敦将继续扮演欧洲科技中心的角色?

科伊尔:当然,目前的一切数据都显示我们在朝着这个方向稳步发展。同时英国政府不断发布产业战略、伦敦发展战略和十年增长计划。科技与科学是英国发展计划的核心。我们在这方面进行大力投资,以确保我们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伦敦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相信开放创新的力量。开放创新不仅仅是让公司与创新领域的初创企业展开合作,同时也是要让伦敦与世界各地的城市展开合作。这也是我们称伦敦为“全球枢纽”、“全球创新实验室”的原因。

FT中文网:中国企业能否在伦敦享受到某些优惠政策,比如说在税收方面?

科伊尔:科技企业之所以乐意前往伦敦投资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监管是非常宽松的。这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特别是在生命科学和健康科技等领域。但在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我们有一种做法叫做“沙盒”(sandbox)。企业可以来到这里,在很安全的环境中,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先试验他们的产品,然后再把产品在市场上出售。这是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一种比较灵活有效的合作方式。

FT中文网:中国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是文化差异,以及在适应外国新市场的法律和制度环境面临的困难。在这个方面,中国企业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科伊尔:这方面的帮助是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之一。我们有不同产业的工作人员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帮助,增进他们对市场状况差异和文化差异的理解。说实话,我跟中国企业交流时得到的印象是,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企业在世界各地面对同样的语言环境,也要构建自身的公共关系,与当地的民众和社区建立彼此熟悉的关系,这方面的问题都是共通的。如果中国企业愿意来到伦敦,我们还会帮助他们与已经在伦敦的中企建立联系。中国银行等中企在伦敦建立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并拥有杰出的团队。伦敦的商业社区对外国企业持热烈欢迎的态度。伦敦的生态系统拥抱各国、各行业国际化的企业。伦敦人说300多种不同的语言,多样化程度非常高,我们对此也非常自豪。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即使你不出生在伦敦,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伦敦人。”不管你出生在厦门、上海还是深圳,来到伦敦,你都会成为一名伦敦人。外来者可以很轻松地适应伦敦包容性的生活方式。同时伦敦也是一个很宜居的地方。在法律和制度方面,企业如果对制度环境的细微之处有任何疑问,我们都可以介绍我们的法律合作伙伴提供法律意见。这种服务非常简捷高效。

FT中文网:你对中国学生赴伦敦留学的未来前景如何看待?伦敦在作为海外留学目的地方面有哪些优势?伦敦准备如何扩大这些优势?

科伊尔:有很多中国学生在伦敦留学,我们非常欢迎和喜欢他们。伦敦拥有的国际留学生人数在世界各城市中排名第一。我们拥抱多样化,因而也拥抱国际留学生。伦敦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很好。当留学生考虑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攻读学业时,伦敦有27所大学教授这方面的课程。因为我们是欧洲首屈一指的科技中心,所以这些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很美好。这是伦敦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优势。伦敦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人们在这里可以与世界所有主要市场方便地做生意,学生可以与世界各地建立联系纽带。伦敦的另一个优势是高度国际化的氛围,从而成为一个留学生开始全球学业与职场旅程的一个极好的起点。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引发深刻分歧

在其生效前数月,布鲁塞尔方面希望进行重大审查和修订。

从AI到ROI

麦克唐纳:研究表明,推广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实体经济的营收。

英国逾100万人因起征点冻结支付最高税率

如果45%最高税率随通胀同步调整,其起征点今日应为21.1562万英镑,目前缴纳该税收的人中有三分之二将被排除在外。

一周展望:企业盈利将如何揭示美国经济健康状况?

由于联邦政府停摆导致宏观经济数据暂停发布,企业财报成为投资者评估经济状况和企业增长韧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中国推进清洁能源对发展中世界意味着什么

电动汽车站在这股大潮的最前沿。

AI热潮席卷全美最寂寞之地

一条长约230英里的输电线路规划威胁内华达的荒野,并使猎人和野生动物组织携手抗议。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