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消费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互联网平台创新正当其时

翁一:服务消费的崛起非一时之策,而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这是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19小时前

“Labubu”的情绪经济与“模糊语言”造就的文化产品

张昕之:要想真正成为能够跨越经济周期的文化记忆,设计师们在保持“轻松感”的同时,不妨积累文化厚度,在即时满足与延迟满足之间找到新的平衡,实现跨越代际的价值传承。  
2025年7月29日

价格的艺术:企业是如何使用数据“套路”消费者的?

李曦:互联网上,企业各种定价“套路”屡见不鲜,消费者也习以为常,但这些定价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又将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利益?
2025年7月25日

收入停滞美关税威胁,九兴缘何被市场看好?

公布不温不火的第二季度销售数据后,这家鞋业代工巨头股价反弹,可能源于其最大客户耐克的乐观前瞻指引。
2025年7月25日

我们还需要自由贸易吗?

李伟:作为二战后自由贸易的大赢家,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去维护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转,减少美国这个曾经的“带头大哥”对这一体系的破坏。
2025年7月23日

Klook上市弃港选美,拟筹5亿美元势成集资王

据媒体报道,这家聚焦年轻消费群体的中国香港在线旅行社,正计划短期提交纽约上市申请,拟筹资最多5亿美元。
2025年7月21日

背刺中产:山姆变了,还是中产变了?

徐瑾:山姆选品风波,除了其策略瑕疵,其实更在于消费者心态变化。会员制基础是信任经济,当山姆在国内加快扩展,中产消费趋势或许正在发生变化。
2025年7月18日

外卖大战中的赢家和输家

闫曼:这一届消费者是“见过世面”的,经过这么多次外卖大战之后,像我这样薅了羊毛就走的消费者比比皆是。
2025年7月13日

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不是“消费不足”?

徐瑾:消费不足更多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其核心是生产发展模式的结果,而提倡加大国有投资可能继续加大扭曲。如何真正拼经济?
2025年7月4日

生活成本压力缓解,Z世代饮酒热情回升?

一项最新调研显示,Z世代消费者的饮酒行为变得更加普遍,这对年轻人禁酒导致酒业衰退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2025年7月2日

用算法拿捏消费者? “割韭菜”之前,请三思

李曦:商家的算法套路看似是与消费者的零和博弈,尽管算法定价极具吸引力,但盲目开发应用,不仅未必能拿捏消费者,反而可能踩坑。
2025年7月3日

“新消费热”中的冷思考

黄凡:“新消费”赛道星光灿烂,股票价格节节上升,传统“老消费”表现极为低迷。为何有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这样的趋势会持续吗?
2025年7月6日

英国信用卡借款成本创19年来新高

数据提供商英国Moneyfacts的数据显示,从3月初到6月初,平均年利率升至35.7%,创下至少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2025年6月20日

Labubu如何成就中国最具价值的玩具公司

随着这只丑萌的毛绒玩偶在全球爆火,如今泡泡玛特的市值是美国两大玩具公司美泰和孩之宝市值之和的两倍以上。
2025年6月20日

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房地产

胡伟俊:提振消费的关键,短期在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以稳住总需求;长期在于从土地财政转型,从根本上提升消费率。如何避免两大误区?
2025年6月17日

增聘咖啡师能让星巴克扭转颓势吗?

面对销售额下滑,CEO尼科尔宣布招聘更多员工,在直营门店引入与顾客进行温馨友善互动的“绿色围裙服务”。但华尔街对成本感到不安。
2025年6月13日

透过IFA看中国品牌出海:家电与消费电子全球化战略拐点已至?

宋欣:面对全球贸易秩序重构、技术浪潮来袭,以及年轻一代消费文化的转变,中国出海的家电及消费电子企业又将如何利用IFA展更好地融入欧洲乃至全球市场?
2025年6月12日

无照“家庭酒吧”在北京悄然兴起

北京市涌现了数十家无照“家庭酒吧”,由于国内经济放缓,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放弃了昂贵的传统酒吧。
2025年6月3日

胖东来的玉石生意能做的下去吗?

刘远举:胖东来长期以一种高期待的道德叙事,是无法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来叙事的。所以胖东来只要卖玉,就一定会纷争不断。
2025年5月8日

贸易战下中国经济的危与机

邓希炜:特朗普关税政策对中国而言,短期压力虽大,但长期通过产业链韧性建设、内需市场挖掘和理性出海,中国经济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025年5月6日

看清中国,做多中国(中)

周掌柜:所谓中美战略竞争的长期着力点并非眼前的贸易平衡本身,而是长期看谁更先建立符合“AI+机器人”时代的人文科技制度。
2025年4月25日

必和必拓:全球经济前景取决于中国能否提振国内消费

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表示,到目前为止,关税影响“有限”。
2025年4月17日

关税战之下,重新反思消费迷思

徐瑾:消费不振似乎是中国经济一大迷思,消费真的需要鼓励吗?东亚为何消费偏低?民企不振,消费不过是无源之水,难以复苏。
2025年4月18日

将红牛从神坛拉下来,东鹏申港上市放眼海外

东鹏饮料在内地上市后股价节节上升,近期拟进军香港资本市场,有望成为功能饮品第一股。
2025年4月16日
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