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6.63,"text":"连续两个周末,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持续。7月14日,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创新高。有超6.4万商家在淘宝闪购也创下了自己的历史峰值,生鲜、水果、酒水等多个行业的中小商家订单量整体实现了翻倍增长。消费者涌入平台领券,享受高折扣甚至“0元购”;单子多、补贴高,骑手也获利,有人一天赚1700元。"}],[{"start":35.6,"text":"外卖大战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在这些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大厂都在搞AI,中国大厂却在搞外卖。海外巨头烧火箭、烧芯片、烧AI军备竞赛,国内烧几百上千亿就图让消费者1元喝奶茶?”"}],[{"start":53.260000000000005,"text":"这种观点的本质,是觉得外卖只是一个运输过程,将资源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并未真正创造价值,浪费人力物力。"}],[{"start":62.540000000000006,"text":"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搞了40多年,创造了经济发展与技术发展的奇迹。但很多人仍然不理解市场运行的机制,仍然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去解释市场经济,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令人遗憾,但更需要厘清其中的谬误。"}],[{"start":80.23,"text":"首先,外卖是一个效率机制。市场中的成熟商业模式,一定会提高社会总的生产率。当消费者愿意用金钱来换取便利、有人愿意用劳动换取金钱的时候,在这种交换中,双方都获得了更大的效用,社会价值由此创造出来。"}],[{"start":98.10000000000001,"text":"其次,现在都在谈如何提振消费,实际上,外卖不仅仅是配送,不仅仅通过提升效率创造价值,还能直接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新的消费机会,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税收,进而增加国家力量。"}],[{"start":114.28,"text":"一个坐在办公室的人,愿意花多少时间或者是否被允许,走500米去买一杯奶茶、一杯咖啡。当一个家庭主妇不愿意做饭,而是想把时间花在学习考证上,她该怎么办?这些消费,在外卖出现之前,都是不可完成的交易。而现在,点一份外卖就可以了。对店铺来说,这都是一块新蛋糕。"}],[{"start":137.16,"text":"当有了对外卖的正确认知后,再来看平台型消费券和补贴,就不难明白其中的意义了。"}],[{"start":143.95,"text":"平台型消费券,一部分会转变为商家的利润,帮助商家生存与发展下去。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只在“分存量”,外部刺激创造出消费的场景和情绪,带动很多新的消费增量。"}],[{"start":158.82,"text":"带动新的消费,这一点平台消费券和国补类似,但从带动的消费品类结构来看,平台补贴和国补还不同,有一个互补作用。国补重点在于“以旧换新”,家电、电子等大件消费,消费资金导向到制造业。虽然制造业产业链长,但考虑到现在普遍的自动化,对服务型收入的带动、对就业的带动,其实并不是那么强。"}],[{"start":184.35999999999999,"text":"平台的补贴,则面向以餐饮为主的服务消费,不但能够增加消费频次,更重要的是,餐饮服务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就业密集型产业。平台的补贴刺激带动消费后,可以让更多劳动者直接受益,甚至增加更多岗位。"}],[{"start":201.83999999999997,"text":"比如,这几天老板总会给店员发点奖金,由此带动起来的一些新消费习惯,也可以支撑更多的岗位。一个因为这次外卖大战买了奶茶的人,可能以后会形成一种消费习惯,他每个月的消费就多出那几十块。"}],[{"start":217.71999999999997,"text":"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除了实物商品消费,服务性消费也是同样重要的消费板块,比如餐饮、住宿、交通、教育等等。李稻葵指出,实物消费存在天花板,耐用消费品的更新似乎比较低频,但在服务消费领域,通过提高频次带来的增量潜力是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服务业的消费,弹性更大,对补贴就更加敏感。"}],[{"start":244.64999999999998,"text":"从数据上看,也能印证李稻葵的这个判断,在500亿平台消费券上线第一周,淘宝闪购上4124个品牌破峰次数达9818次,小吃、地方菜、快餐等中小连锁品牌商家占比超过五成。这些都是服务业。"}],[{"start":262.31,"text":"当然,还是会有人说,即便如此,不如把这些资源都统一调配,投向技术创新,集中力量干大事,岂不更好。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start":274.37,"text":"经济发展,是由无数个人的自利推动的。技术创新也是一种自利行为,因为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持续地获得高利润。更何况,中国的大型平台都天然带着互联网的基因。所以,在任何行业,利润都会被导向到创新中去,这就像亚当•斯密说的,有一双无形的手,将资源调配给技术创新。而且,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会迫使企业高效地使用资源。市场主体,通过市场竞争获得资源,再把资源投入到创新中,其创新效率更高。"}],[{"start":310.21000000000004,"text":"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搞了市场经济,不再是国家掌控直接资源,中国的技术创新,反而高速发展。打个简单的比方,用外卖支撑起来的科技创新,比每个人把外卖的配送费直接捐给创新,效率更高。"}],[{"start":326.00000000000006,"text":"反过来,烟火气的消费也为AI提供了落地场景,由此产生的利润,就可以支撑那些烧钱的研发,比如,淘宝闪购用AI助手帮助商家运营、诊断,提高骑手合并单率,这些都提高了商家和骑手效率。"}],[{"start":342.0400000000001,"text":"所以,所谓搞外卖和搞AI并不矛盾,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也只有把中国经济的基础打好了,把消费提振起来,让人们更好地就业,更多的花钱,才能有更多资源输送给创新,中国的创新,才能持续地走下去。"}],[{"start":359.19000000000005,"text":"所以,才有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论述。经济发展的目的,首先就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老百姓的烟火气,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但却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目标。所谓水到渠成,当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解决得很好了,老百姓消费提升了,就一定有助于科技的创新。过去四十年的经验,正是如此。"}],[{"start":386.9100000000001,"text":"(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2707421_3295.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