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的盛夏与上海人的体面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四季随笔

酷热的盛夏与上海人的体面

郑静:体面就像上海人的晨昏定省,也是这个城市的自我要求,一年四季,从未改变。
00:00

{"text":[[{"start":6.49,"text":"一到夏天,上海人就开始怀旧。明明黄梅天闷、三伏天热,弄堂里像蒸笼、亭子间像罐头,可大家偏要一遍遍说:小时候的夏天才最好。说得眉飞色舞,仿佛那是一段被电风扇、花露水自动降温的黄金年代。上海人不断惦念着那时候的冷面、盐汽水和奶油冰砖,那用蜡纸四角折得方方正正的冰砖,奶味重得像把光明牌厂直接搬到舌尖,让小时候的午后变得无比美好。"}],[{"start":37.84,"text":"记忆会过滤,它明白这些味道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的底气。轻工业品牌出色,父母单位按时发放的福利,家里存折悄悄的涨势,一切都在进行着持续着。高温、闷热、拥挤,在“有盼头”和希望面前,都成了可以被原谅的小插曲。于是,最难熬的季节反被提炼成最甜的记忆,那是上海最辉煌的盛夏,也是这个城共享的怀旧乌托邦。在这段带着滤镜的时光里,还有那终日穿戴得体的上海人,他们是记忆中的主角,也是怀旧的看客,他们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身份,牵绊而又自如。记忆中那些雪白的衬衫领子,笔挺的裤缝,时髦的真丝连衣服,还有那块洁净的绣花手帕,包着白兰花香,也包裹着体面的人生。体面是上海人的晨昏定省,也是这个城市的自我要求,一年四季,从未改变。"}],[{"start":94.19,"text":"又是一年大暑,又是一年入伏,上海依旧迎来了最热的日子。今年的三伏天夹杂着大大小小的台风,一会暴雨如注,一会闷热潮湿,像是栽进了倒黄梅,没一天是消停的。梧桐树上的知了声特别嘹亮,特别嘈杂,从早到晚一直聒噪着,吵得要死。新闻说,有市民从树下经过,时常被淋了一身水,滴到头上、身上。爱吊书袋的科普文章解释,这是“蝉雨”,其实说白了就是知了的体液。一只知了是没多大,可若是每棵树上都停满了知了,那绿树成荫的思南路、陕西路上,知了的队伍可就尤为壮观了。"}],[{"start":136.07999999999998,"text":"知了,上海人管它叫“野乌子”,那一长两短的叫声,从早一直叫到路灯亮起,把整个夏天都吵醒了。在那个弄堂随处见的日子里,知了声就成了这个城市夏天的BGM,大人孩子就在这连绵不断的鸣叫声中度过每个暑假。闲来无事的男孩子们会举着高高的竹竿站在树下粘竹竿,粘到后装进火柴盒里,听它在身边鸣叫。女孩子会讨一只来玩,揪下那两个透明的翅膀当书签,夹在暑假看的闲书里。透过知了翅膀,那些风花雪月,朦胧多情的字句,活脱脱地跳跃出来,印在了小姑娘的心里,“薄如蝉翼”,在那会变得形象具体了。"}],[{"start":179.51,"text":"会白相的大人大多喜欢金玲子,那是一种小巧玲珑的虫子,叫声好听也金贵。玩鸟玩虫是要有点本事的,除了舍得花钞票,还得有眼光,有人缘,这样才能挑到品相好的。爷叔们把金玲子装进特制的葫芦罐里,考究点的罐子刻花配流苏,他们像宝贝一样随身带着。金玲子一般入秋后上市,养到过冬,它会呆在呢大衣口袋里,陪着主人走到年末。至于夏天,满树的知了在叫,而爷叔们的口袋里,却是空落落的。"}],[{"start":213.44,"text":"不过他们并不失落,因为夏天的衣料轻薄,不管是西裤还是衬衫,都经受不起重物,口袋坠得太厉害,失了模样,这可是大事。上海人讲究腔调,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出门在外一定得穿戴整齐得体,上海话管这叫“山清水绿”。如今每每听到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第一反应从来不是那富春江、天目山,我一直觉着这就是在说上海这个城的男男女女们。"}],[{"start":243.44,"text":"不管穿着是不是摩登,但一定干净清爽。男人的西裤要看得见裤缝,皮鞋刷得锃亮,那衬衫、T恤衫也绝对容不得留下任何污渍。若是白天不小心溅到了油渍,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换下赶紧处理,挑合适的肥皂小心搓,淘米水浸,想尽一切办法去除污渍。衣服可以不新,但一定要干净,这是上海人对自身的要求,它像一条苛刻的家规一样,从小就刻在了每个人的骨子里。"}],[{"start":273.83,"text":"大人们会在家叮嘱孩子,在学校里远离那些穿戴脏兮兮的同学,因为从这些生活细节上大致就能判断出这家的境况。对孩子上心的父母,也必然会注意他们的衣服、红领巾,若是这点都不关注,任凭他们乱糟糟地出门,那在其他方面也好不到哪去。若是大人恰好遇到,会牵起自家孩子的手,一把拉开。虽然嘴上不说任何一句嫌弃的话,甚至眉眼都没动一下,可周身的姿态早已说明一切。"}],[{"start":304.72999999999996,"text":"对生活有要求的人家,自是会常备各种洗涤工具。一块固本、一块药皂、一块蜂花,就是当年上海人家最常见的家当,“三块肥皂走天下”,保全了一家人的体面。固本皂,上海人俗称臭肥皂或咸肥皂,它碱性足,去污强,很大一块砖头模样,十分经用。这块有117年历史的肥皂,最早是德国公司出品,创始人古斯塔沃•鲍姆,在上海徐家汇的一条小河边建立工厂,这条河就是肇家浜,如今已经填平,变成一条主干道。在给肥皂取名的时候,取了德国老板名和姓的首字谐音,再加上古代典籍里有“固本培元、扶正固本”这么一说,就有了“固本”这一名号。从开始的德国货,到后期民资资本的收购,变成民生国货,臭肥皂一直是上海制皂厂的标志产品。固本皂洗衣,药皂洗手,裹着复古包装纸的蜂花檀香皂洗澡,不同的气息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上海人家共有的气味记忆。"}],[{"start":368.78999999999996,"text":"那时候上海单位每到夏天会定时发放防暑降温劳保用品,一块毛巾裹着两块肥皂,必然是一块药皂一块檀香皂。发放后职工塞进随身包里,经过一路的高温,肥皂的味道挥发得尤其浓烈,到家后打开包,那味道散得满屋全是。那味道带着一种安心和坦然,这份安定感让生活继续下去,也让这个城市在一天天的运转着,更新着。"}],[{"start":396.65,"text":"白天的上海喧嚣嘈杂,打桩机一声声砸进地心,轰鸣着卷起尘土。脚手架纵横交错,把天空切成碎片,行人踮脚穿行其间,仿佛在一座巨大的、滚烫的迷宫里寻找出口。炙热被放大,被拉长,黏稠得可以拧出盐粒,夏天像是烧红的铁丝,把城市紧紧箍住,一直到夜晚,它才退温松绑,上海才恢复了轻松舒展的模样。"}],[{"start":424.28999999999996,"text":"体面的上海人也有了可以随意的时间,夜色下不用再穿戴隆重,换一身舒适的睡衣,去弄堂口乘凉,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碎花一套头、两只口袋、深色滚边”是睡衣的经典款式,男士睡衣还会在左胸配一个口袋,放放零钱、打火机。常被外地人诟病的弄堂睡衣文化,上海人却穿得十分有底气。面料要考究,男士喜欢缎面的,女士喜欢全棉的;花纹要清爽,格纹或是碎花均可,但一定是那种幅度小的设计,东北大花袄样的红绿牡丹上海人是绝对不欢喜的。睡衣也要雅致,但再考究的睡衣,也就仅限于从家穿到弄堂口,顶多去烟纸店买包香烟和冷饮,再远的地方是不太回去的。"}],[{"start":471.9,"text":"在住房紧张狭窄的年代,弄堂是上海人活动空间的最大延伸。它是公共空间,但和外界的马路又有区别,弄堂成了一个过渡地带,是在被压缩的生活里,一寸寸挤出来的“私家广场”。很久以后,我看到建筑学上把这样的空间称为阈限空间。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很擅长讨论这一空间的价值,他也因此获得了2024年的普利兹克奖。在这样的空间里,居民可以有充分的互动,也可以获得很多的关爱。上海的弄堂是极具代表性的阈限空间,它的存在,保存了这个城市的底色。很多记忆和城市文化,都围绕着它存在发展,也随着它的消失而消失。"}],[{"start":518.16,"text":"在持续的城市更新中,夏天的记忆一再定格在弄堂时代,上海的孩子像是不会长大,大人也不会衰老,永远停留在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如果算算年纪,那算是上海的花季,白兰花、栀子花的花季。电视剧《十六年的花季》的片头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十六岁的花只开一季”,没想到它一开就是永久。"}],[{"start":542.76,"text":"剧中的那个夏天有晶晶亮透心凉的雪碧,有一个游戏币可以通关的魂斗罗,还有主人公白雪爸爸那不俗的审美。他建议白雪妈妈给自己添些夏季新衣,他推荐的服装款式就是对面楼新娘子的绣花睡衣,又时髦又舒适,对于会缝纫的太太来说不是难事,买上一块布料就行。体面但不铺张,实惠但又得体,上海人的夏天就如那条碎花睡衣一样,和雪白的短袖衬衫一起晾在阳台上,在晚风中轻晃。"}],[{"start":575.26,"text":"(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图片摄影:Nicole Logan,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3404917_7774.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印度的俄罗斯石油难题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莫迪要么接受美国的关税,要么从俄罗斯转向其他供应国,要么尝试与特朗普达成某种妥协。

梅德韦杰夫:从自由派希望到核威胁的漫长转变

这位俄罗斯前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挑衅特朗普。他已从俄罗斯自由派和白宫决策者眼中的白衣骑士,变成了莫斯科的“核战争狂人”。

数千公司董事在工党税改后离开英国

FT的分析发现,从去年10月到上月,有3790名公司董事报告离开英国,阿联酋成为首选目的地。

局长遭解雇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就已然陷入困境

经费和人员削减阻碍了美国劳工统计局汇总重要报告的能力。

FT社评:特朗普对经济数据的攻击产生寒蝉效应

特朗普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会破坏关键国家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特朗普的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未能打动亚洲盟友

日本和韩国抵制美国压力,拒绝将对管道项目的承诺纳入贸易协议。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