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科研成果亮相尼斯海洋大会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对话地区

中国海洋科研成果亮相尼斯海洋大会

林子晴:上月在尼斯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中国展示出负责任、积极参与海洋事务的国家形象。这与美国官方代表缺席之况形成对比。
参会代表在会场外的港口边讨论。图片来源:林子晴 / 对话地球
00:00

{"text":[[{"start":7.88,"text":"上月,在法国尼斯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中国向外界展示出负责任、积极参与海洋事务的国家形象。"}],[{"start":17.09,"text":"不管是在海洋大会上的全体会议或是边会,都能看见中国学者、NGO代表和以国家副主席韩正为首的官员代表的身影。参与者们热切地介绍了中国在海洋科学、公海保护等领域的贡献。"}],[{"start":31.990000000000002,"text":"展现积极的姿态"}],[{"start":33.79,"text":"中国积极的姿态与美国的参与形成了对比。"}],[{"start":37.629999999999995,"text":"在上届2022年的联合国海洋大会上,美国政府派出了以时任美国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凯瑞(John Kerry)为首的代表团到葡萄牙里斯本参会;其间,凯瑞宣传了保护30%海洋等多项倡议。而在今届大会上,美国政府只派出了观察员。当局于今年初也公开反对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海洋大会重点关注的目标14。"}],[{"start":63.06999999999999,"text":"在会议首天的全体大会上,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就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提出了建议,包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并“共同遵守国际海洋规则”。"}],[{"start":74.75999999999999,"text":"不单是中国官员,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也在大会上强调了多边主义的重要性。但对话地球注意到,发言中并未直接点名某个显然缺席的国家。"}],[{"start":86.94,"text":"新华社的报道则较直白地点出了美国海洋科学家的缺席;其后,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也于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会议上指出美国官方未派代表团到尼期大会。"}],[{"start":100.16,"text":"《公海条约》的批约进度"}],[{"start":102.22999999999999,"text":"在聆听韩正的讲话时,海洋保育专家有另一些关注点。"}],[{"start":106.82999999999998,"text":"WWF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蓝色经济项目主任张亦默表示:“韩副主席的发言是观察未来中国海洋工作重心的窗口。”"}],[{"start":116.34999999999998,"text":"分享科学知识,并通过海洋治理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系,是中国在联合国海洋事务高级代表会议的重要议程。韩正的发言指出:“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同各方一道,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start":134.39999999999998,"text":"韩正说,未来三年,中国还将开展100多个双、多边合作项目,支持小岛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他又承诺,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5000个培训名额,促进其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start":151.98999999999998,"text":"韩正也表示,中国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又称为《公海条约》)首批签署国,正在积极推进国内的批约程序,支持协定尽早生效和全面运作。该条约涵盖了诸多公海上的保护措施,包括对人为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估、共享遗传资源及设立保护区。"}],[{"start":172.57,"text":"该条约只有在获得60个国家批准后才能生效;截至本文发布时,已有50个国家批准。中国尚未批准,但已表示正在积极推进此事。"}],[{"start":183.57,"text":"绿色和平东亚分部海洋项目经理周薇说,“这是中国第一次公开正式明确正在积极推进国内批约程序”。"}],[{"start":192.43,"text":"她表示,中国在公海上的活动多样,批约程序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的协调,复杂且需时。然而,另一方面,海洋生态正面临严峻危机,迫切地需要保护,她鼓励中国等尚未批约的国家尽快批约,令保护区等措施能够落实。"}],[{"start":210.38,"text":"展现中国海洋科考"}],[{"start":212.4,"text":"在一场与对话地球合办的边会上,环境智库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郭虹宇就提出了国际科学交流对公海保护的重要。"}],[{"start":222.55,"text":"郭虹宇表示,要成功在公海海洋建立保护区,有赖于多国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将现有科学成果转化为对决策者友好的政策选项。"}],[{"start":233.32000000000002,"text":"她说,“科学共识是决策的基础”,而“随着中国科考船队和科研能力的发展,我们相信,中国的科学家将能在公海保护上作出更多贡献”。"}],[{"start":244.18,"text":"中国的海洋科考发展无疑在大会上获得了关注。周薇说,“总体上,科学方面的合作是贯穿中国参会的过程”。"}],[{"start":254.11,"text":"近年,中国也愈发积极地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这项框架皆在倡议增加对海洋从其表面到其深处的科学认知。"}],[{"start":264.28000000000003,"text":"虽然深海对整体地球的生态至关重要,但人类对深海与其生物的认知仍然很薄弱。许多海洋专家提倡,要多探索深海,而这正是中国近年的海洋科考重点之一。"}],[{"start":278.05,"text":"中国科学家在海洋大会发布的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就是其中一个展现了中国深海科考成果的产品。另外,中国的研究人员也发布了中国全球海洋合数据集1.0,其数据可用在海底资源勘探、海洋预报、海上应急救援和其他海洋活动之上。"}],[{"start":297.6,"text":"可持续渔业的讨论"}],[{"start":299.44,"text":"至于可持续渔业方面,不少国家皆在大会上谈论到在海洋保护区内禁止拖网等具破坏性的捕鱼活动。"}],[{"start":308.01,"text":"作为拥有全球最大远洋渔业船队的国家之一,中国也在面临不少可持续发展的挑战。"}],[{"start":314.98,"text":"张亦默说,中国在远洋渔业议题上持开放态度,愿意考虑各方意见;例如,2023年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就提到,重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可持续渔业管理、打击非法捕捞等开展交流。"}],[{"start":333.24,"text":"他表示,WWF一直有与研究员合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持续远洋渔业的发展建议。"}],[{"start":340.85,"text":"同时,他也看见证了中国近年在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Illegal,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简称IUU)的成果。他相信,随着加入打击IUU的国际条约《港口国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Port State Measures),中国的成效会更进一步。"}],[{"start":357.36,"text":"可持续渔业管理并未成为今次中国参会方的重点讨论议题。"}],[{"start":362.58000000000004,"text":"张亦默说,“主要是分工的原因”,拖网捕鱼是农业农村部的工作。"}],[{"start":368.62000000000006,"text":"根据联合国海洋大会边会议程,许多中国参与举办的活动是由自然资源部及其副部长孙书贤牵头。"}],[{"start":376.88000000000005,"text":"但这不代表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步伐有所减慢。张亦默表示,最近新修订的渔业法草案有直接对于拖网等网具的考量,所以我们期待新的渔业法生效后,能对拖网有直接的严格管理。"}],[{"start":391.6700000000001,"text":"来NGO的声音"}],[{"start":393.38000000000005,"text":"中国非政府组织在推动海洋保护方面贡献未必经常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start":399.63000000000005,"text":"对话地球、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和其他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尼斯举办一场边会,讨论有关议题。青岛海研会创始人兼会长王松林在活动开首强调,中国拥有许多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确保它在全球海洋讨论的参与甚为重要。"}],[{"start":421.68000000000006,"text":"他说,中国也正在海洋治理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例如,中国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谈判和通过协定的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奠下了2030年前保护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目标。"}],[{"start":438.58000000000004,"text":"“中国一直是全球可持续(海洋)发展议程的积极贡献者,”王松林说。而且,中国将“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start":448.44000000000005,"text":"作者简介:林子晴是对话地球的海洋和特别项目助理编辑。她于2021加入,曾任职于主流报章,也有为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频道撰文。她拥有伦敦国王学院全球事务硕士学位,对全球海洋治理、环境正义、环境新闻的调查与写作手法,深感兴趣。"}],[{"start":470.27000000000004,"text":"注:此文原载环境网站“对话地球”。FT中文网经“对话地球”授权转载此文。对话地球是一家关注气候变化与环境的非盈利机构。"}]],"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3658880_2482.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印度的俄罗斯石油难题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莫迪要么接受美国的关税,要么从俄罗斯转向其他供应国,要么尝试与特朗普达成某种妥协。

梅德韦杰夫:从自由派希望到核威胁的漫长转变

这位俄罗斯前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挑衅特朗普。他已从俄罗斯自由派和白宫决策者眼中的白衣骑士,变成了莫斯科的“核战争狂人”。

数千公司董事在工党税改后离开英国

FT的分析发现,从去年10月到上月,有3790名公司董事报告离开英国,阿联酋成为首选目的地。

局长遭解雇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就已然陷入困境

经费和人员削减阻碍了美国劳工统计局汇总重要报告的能力。

FT社评:特朗普对经济数据的攻击产生寒蝉效应

特朗普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会破坏关键国家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特朗普的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未能打动亚洲盟友

日本和韩国抵制美国压力,拒绝将对管道项目的承诺纳入贸易协议。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