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观点 中国经济

银行清仓卖房,房价真如葱?

徐瑾:银行清仓卖房子,冲击如何?限购全面放开,冲击几何?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贵有贵的道理,房价如葱未必是好事。

隔三差五,楼市总有各种新闻。

2025年的双十一,各个电商平台明争暗斗消停不少,最出圈的消息倒是银行也参与清仓卖房,不过这次卖得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各类房子。对比近期官方媒体放出的“北京、上海、深圳和三亚等城市,可以择机全域放开限购”的消息,不少人又心思活络,房地产难道要变天了,房价走向何方?

银行为何清仓

你可能会问,银行怎么突然成了房地产中介,甚至开始和法拍行竞争?银行要卖房子,自然是因为手中房子多了,而且烫手。

广东农信系统12386个房产标的,四川农信系统24821个,据悉全国银行系统待售房产已突破10万——这还只是开始,显然银行在“以价换量”,这也折射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一个以房地产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重构,无论个人和企业,都在经历周期。

按照财政部《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规定,银行取得抵债不动产和股权后应于两年内处置,若超期未处置,则在资本计量时施加惩罚性风险权重。开源证券据此指出,银行加快抵债房产处置速度或源于:降低资本消耗、补充盈利、规避房价波动。

过去房贷曾经是银行利润最丰厚最稳定的蛋糕,如今为何被放弃?房价下跌,欠房贷的人多了。房地产领域的违约率,大家过去关注更多房企债务违约,如今市场开始关注个人住房贷款违约。中国房贷首付一般在三成起步,加上家族“六个钱包”的习惯性支持,过去很多专家都借此论证个人房贷没有问题。不过,随着房价下跌回到十年前,这些在房价上涨期形成的惯性知识,很可能都会被证伪。随着房价下跌,经济下行,房子不再是一份上涨的资产,而是切切实实的刚性负债。甚至有人调侃,以前是借钱买房,现在需要借钱卖房,因为卖房的收入可能不足以覆盖剩余房贷。

那么,中国房地产的个人违约率到底是多少?这和失业率甚至基尼系数一样讳莫如深,近期某国构研究报告一度援引了全国住房断供率数据3.7%引发巨大争议。显然,房地产是很地域性的行业,从上市银行的年报克制表述来看,三四线城市的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不良率已经接近4%。我不认为当前这一情况严重到无法收拾,毕竟国外前科更严重:美国2007年到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房价从峰值下跌了40%,当时就有300万套房屋被银行收回,日本也曾经有130万家庭陷入“负资产”状态,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持续了十多年。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银行能够主动出清,总比被动出清好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清仓卖房顺理成章,对银行是主动去杠杆,对有意购房的消费者也有利可图,倒是一些专家,担心银行清仓引发舆情事件,这其实还是计划管控的思路——在房价上行期,按刹车可能有用,在房价下行期,无论做什么,可能都有点于事无补。

房价如葱?

银行清仓之所以引发关注,关键还是在于便宜。

人们总说卖的比买的精明,这其实是经济学中典型的信息不对称,这个不对称,其实在不良资产行业更普遍,不良资产价格更便宜,但是透明度也更低。从这个意义而言,银行清仓卖房,除了能帮助银行快速处理资产,对于购房者来说,其实也多了一个途径。过去违约率低,很多房产就在法院拍卖处理了。甚至,不少圈子都流传法院拍卖的房子存在“捡漏”可能,法拍房不少可能存在法律纠纷,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水很深。多数能在法拍房如鱼得水的个体,基本要么是有专业背景的行业从业者,如律师等,能搞定事,要么是对本地情况比较熟悉的个体,能搞定人。对比法拍房,银行清仓卖房子,其实可能更适合普通人:产权其实清晰,主要是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时取得的抵债资产,这其实比法拍房靠谱。

按照媒体报道,一些房源甚至比市价低五成。我去看了一下,有的是真便宜,但问题是,流拍的也不少,不存在哄抢。原因也很简单,大家都明白,房子是资产,是资产就可能贬值。这些房源虽然比过去便宜很多,甚至比市场价便宜,但是如果和未来的市场价相比呢?比如过去500万,现在买要花300万,以后可能只值200万,那你买不买呢?资产就是这样,大家大多是买涨不买跌,这其实也符合人性和常识。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数据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均下降。二手房代表了市场趋势,调整幅度也更大,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1%、0.9%、0.9%和0.9%。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6%,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销售数据更为惨淡,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4%,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2%,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7%。

这其实符合今年以来的整体宏观趋势,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73563亿元,同比下降14.7%,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

回看2017年,企业家马云曾称“八年后,中国最便宜的就是房子”,甚至引发“房价如葱”的讨论。八年过去了,马云的观点普遍成为现实,几万块钱买套房,不仅在鹤岗实现,也蔓延到更多城市。在社交媒体,有的房东因为被套牢,甚至愿意“白送房子”,只要求接盘方接手房贷。

问题是,当房子便宜了,这个世界会更好吗?未必。

房价是趋势的指标

回头来看,房价是什么,是地价还是建筑成本还是预期?

国内的一些房子,像葱一样便宜有点夸张,但是比过去便宜是真的。

我去过一些四五线城市,看到规划很好的房子,小区甚至每天会用高压水枪清洗路面。贵吗?上海豪宅一年的物业费,可能就能买一套这样的房子,但是反过来说,住上海豪宅的人,一年交的税,很可能远远超过四五线城市居民一年的收入。

那房子真实的成本到底是什么?不要说什么人口金融之类,这都是人云亦云。本质上,房价取决于我们在一个地方定居的成本,也取决于我们在当地赚钱的机遇,这是一场人们用资金进行的集体投票,未必理性,但是足够公平。

换而言之,房价就像我们看戏的门票和入场券。以前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本质也是因为这些地方代表了发财的可能性,如今,房价下跌,其实意味着这种可能性在萎靡。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贵了意味着未来可能赚到更多钱,便宜了意味着未来可能不仅少赚钱,甚至亏钱。

回到一线城市要放开限购之类的消息,市场反应也很冷淡。以前这些都是大新闻,现在连地产营销号的热情都不高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市场就是这样。就像徐瑾经济人一个朋友说的,“中介比经济学家还喜欢谈市场。”但市场就是这样,无论怎么折腾也就这样了,所以这些消息也就是看看热度而已。

限购应不应该放开?我肯定觉得应该放开,但是放开的作用也不会很大。其实不仅是今天,过去的限购其实并没有像很多分析说的那样起到对应作用,真正想买的,总有各种方法绕开。现在不是房子不好卖这单一情况,大家看到的很多情况其实都是连在一起的。比如说,书也不好卖了,茅台也不好卖了,餐饮企业日子也很难。大家总是想找原因,有的怪短视频,有的怪年轻人不喝酒,有的怪平台太贪婪。看起来有各种各样具体的原因,其实都是只看到现象而不是看到本质。

绕开现象看本质,房价只是一个结果,或者说经济一个最好的指标,房子跌了,什么都跌了。徐瑾经济人专栏中早就说过,无论是否买房,房价其实都和你有关。没办法,房子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金融资产。现在的情况,高情商可能说好消息,房子跌了;低情商可能说你的工资也跌了,收入预期也降了,资产也缩水了。

因此,房价其实只是浮在表面的现象。国内一些地方的房子可能已经“鹤岗化”了,但国外的“葱”可不便宜。以马云家族为例,他们以前在新西兰、东京买过房,现在他太太最近又在伦敦买了栋上亿的豪宅。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她购买了一栋曾作为意大利大使馆的伦敦豪宅,这栋豪宅此前要价达到2150万英镑。

2003年,国务院发布了一个看似平常的文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也就是著名的18号文,明确将房地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短短几页的文件,却主导了中国房地产接近二十年的周期。时隔二十二年,“房住不炒”成为主流,十五五规划对房子的定位更多与民生相关。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银行清仓卖房,不是一个时代的崩塌,而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要告别房地产时代,因为已经在告别了,而在于我们能否在告别中守住底线——那就是不让系统性风险爆发。

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贵的东西永远有贵的道理。等到一个曾经很贵的东西变得不贵的时候,也许不是好事,问题才真正严重了。别盯着房价涨跌了,什么时候经济见底,就看房价什么时候止跌。当然,如果连银行清仓卖房都被某些专家看做舆情危机,那么这样的环境,似乎也脆弱到支撑不起经济回暖。下一个房地产周期,也取决于下一次宏观趋势周期,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徐瑾亦为公众号“重要的是经济”主理人,读者微信xujin202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徐瑾经济人

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货币三部曲作者。FT中文网经济主编,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徐瑾近年出版《软阶层》《货币三部曲》《徐瑾经济学思维课》等书,连续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白银帝国》由耶鲁大学出版社推出英文版,获《华尔街日报》《亚洲书评》等权威媒体好评推荐。 微信公众号:重要的是经济 读者微信号:xujin2023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美国例外论”交易摇摇欲坠

临近年末,市场情绪的进退将取决于英伟达。

欧洲的货币控制权争夺战

欧洲大型银行担心,欧洲央行推出数字欧元的计划将削弱Visa、万事达卡和PayPal的欧洲本土竞争对手。

Lex专栏:任天堂借鉴苹果的渐进式打法

这家日本集团并未一头扎进全然陌生的形态,而是为其Switch 2主机选择了渐进的创新模式。

Lex专栏:特朗普的50年期按揭对购房者并不划算

在供给不增加的情况下,即便允许美国人把房贷摊到100年,住房也仍然负担不起。

特朗普将在沙特王储访美期间敲定多项协议

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抵达华盛顿前夕,美国总统已表态支持向沙特出售F-35战斗机。

卡尼的加拿大“能源超级大国”梦想遭遇现实检验

这位曾经倡导全球去碳化的首相正押上一场政治高风险赌注,认为化石燃料能够重振加拿大经济。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