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start":7.05,"text":"2025年5月28日,湖北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省妇联联合印发《关于推行 “妈妈岗” 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决定在全省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并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start":22.19,"text":"此前,2023年4月,广东、山东、江苏、湖南、重庆、湖北等地也纷纷推进“妈妈岗”政策。"}],[{"start":30.68,"text":"女性生育后,部分女性会选择在家照顾孩子。照顾孩子之余,还有一些时间,但作为家庭照顾者的主力,一部分妈妈在找工作时,往往要兼顾照顾孩子和工作,要求工作事少、随时可离开,离家近。这就使得她们很难找到工作。"}],[{"start":49.61,"text":"各地推动妈妈岗,就是为了适应这些女性的需求。推出的工作,往往具有计件报酬,高弹性等特征。其中,时间上的高弹性,甚至被纳入了法律的保护。例如青岛的通知中就提及,用人单位可与员工协商弹性工作、不强行安排加班、工作时间因照护儿童需要可以随时调整、可以随时请假等,且双方协商明确的应列入劳动合同,依照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处理。"}],[{"start":79.92,"text":"同时也正因这个特性,妈妈岗具有鲜明的特征。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多省发布的妈妈岗名录中,接近三分之一的岗位集中在家政和清洁员等服务岗位,而剩余的大多数岗位也集中在客服、缝纫工等领域。"}],[{"start":97.11,"text":"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动“妈妈岗”后,引发了争议,很多人认为,各地提供的“妈妈岗”,基本也都是家政、保洁、餐饮服务等低薪和低技能工作,无非是从在家育儿和家政,变为了社会化的育儿和家政。所以很多人强烈地反对妈妈岗,认为“妈妈岗”虽然打着帮助“妈妈们”灵活就业的旗号,但并不会改善女性的就业环境,对妈妈们再就业毫无助益,反而会固化社会分工,将女性牢牢锁定在育儿和家务照护这些低收入、低报酬甚至是“低价值”的工作中。"}],[{"start":128.48,"text":"这种种观点,有认识上的误区。所谓妈妈岗,一个没有明说,但却是题中应有之义的目的,本就是帮助那些低技能、低学历的妈妈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女性,不需要妈妈岗。"}],[{"start":142.64999999999998,"text":"首先,高素质女性的收入本来就较高,她们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比如请保姆,来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显然,一个月入3万的女性,花6000元请一个保姆是划算的。而一个月入4000的女性,最佳选择是不去上班。"}],[{"start":160.36999999999998,"text":"其次,这些高技能高素质女性,本来就不容易因为生育而失业。一个女医生,是有编制的;一个女律师,有劳动合同。而且,不仅仅因为强制得保障,这些岗位,都是需要技能的,单位要找一个合适的替代者,并建立信任、建立工作的默契,形成完全的替代,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并不容易。"}],[{"start":182.87999999999997,"text":"第三,这些岗位的女性从业者,她们能力更强,谈判能力更高,选择范围更大,灵活性更大。她们怀孕、带孩子期间,仍然可以保持弹性工作。一个女律师,因为带孩子不能出差,不能全职工作,她仍然可以帮企业做咨询,为人提供法律服务,甚至出席一些本地的庭审都是没问题的。一个女审计师,她可以和单位谈好,做什么不做什么,避免出差,避免熬夜,也可以自立门户,自己接一下业务。一个女医生,即便要上班,她也可以灵活地安排,单位即便不同意,她也可以去私人小诊所,再不济,她还可以做短视频,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接诊。对女程序员、女编辑也都差不多。到了女企业家这个级别,她可以把幼儿园建在自己办公室旁边,整个工作因为她的需求而灵活变动。她们当然不需要妈妈岗,因为她们有足够的能力。"}],[{"start":239.71999999999997,"text":"各行各业,也不会放出这些律师、医生、管理岗位,来作为妈妈岗。因为企业必须对妈妈岗提供高弹性,这甚至是一种写入劳动合同的义务,所以在这类重要的岗位上,放入一个高弹性的人,对单位来说,是一个麻烦事。"}],[{"start":256.33,"text":"第四,更重要的是,这种高技术、重要岗位其实也有“妈妈岗”,但早就被本单位,或者人脉关系网上的女性占据了。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例子,实际上就是单位提供的高技术妈妈岗。单位对她们提供这些便利,是基于更长远的考虑,孩子大了,她们会回来工作,或者基于之前合作产生的信任和默契。在这个前提下,各单位、公司、企业,能向社会提供的高技能、高弹性的岗位,自然就不多了。"}],[{"start":287.76,"text":"在这些机制之下,一边是缺乏技能的女性,一边是不太重要的岗位,两者在地方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就形成了一个匹配。"}],[{"start":296.8,"text":"一个女律师,会因为妈妈岗去做家政吗?一个女高中物理老师,会因为妈妈岗去做保姆吗?她们绝对不会。但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的妈妈,生育前做着一份全天不能脱岗的前台行政工作,生育后,哪里能找到一份高弹性的工作呢?"}],[{"start":316.73,"text":"分清楚了妈妈岗指向的对象,就不难明白,妈妈岗绝对没有限制女性。"}],[{"start":322.5,"text":"这就像最低工资制度,并不是造成那些人工资没有达到更高水平的原因。实际上,最低工资制度抬高了他们的工资。再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给一个乞丐100元钱,并不是造成这个乞丐困境的原因,更不能说,给了100元钱之后,就把乞丐限制在了要乞讨的境地。"}],[{"start":343.61,"text":"一个社会,有很多人处于乞讨的状态,这是一个需要改善的问题。但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长期性的问题,涉及到起点公平、地域发展差异、教育公平、心理健康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那么,见到一个“眼前”的乞丐,给他100元钱,这是一个善意的举动,这能改善他们的处境。不给乞丐这100元钱,不等于能立马解决长期问题。如果,为了把系统性问题夸大,激起愤怒,收获流量,故意不给乞丐钱,甚至去阻止给这个乞丐100元钱的人,那毫无疑问是错误的。"}],[{"start":385.04,"text":"回到最常见的生活中来。一个收入只有4000块的高中文化的公司前台,因为生了孩子,在家带孩子。附近一家公司,正好有一个妈妈岗,要求每天去三个小时,时间自定。这个妈妈,一个月能多3000块钱。这件事,并没有损害任何人,更没有限制这个女性的发展。"}],[{"start":407.84000000000003,"text":"批评妈妈岗,会让相关部门为了避免舆情麻烦,不去推动这个事,很多低技能女性,会失去获得改善的机会。"}],[{"start":416.53000000000003,"text":"批评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如果持激烈的否定态度。我觉得大致应该是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没人受益,所有人都受害。注意,这里的受害者,一定是能找到具体的对象的。不能是所有男性、所有女性,所有人类。第二,应该有一个替代性的方案,而不是仅仅虚托大词,比如,要去母职惩罚,要团结全人类,要为了大地母亲。"}],[{"start":445.45000000000005,"text":"如果既不是所有人都受害,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性的方案,但目前的情况,仍然是不完美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慈悲的妥协与折中。"}],[{"start":456.13000000000005,"text":"(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3399960_3102.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