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多争吵,行业才能更好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汽车业

车圈多争吵,行业才能更好

刘远举:一团和气不会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出路,也不会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出路,激烈的竞争才是。
00:00

{"text":[[{"start":6.86,"text":"近日,理想公布了理想i8与一卡车对撞测试的视频,视频中,碰撞导致卡车弹起,驾驶室倾倒。随后,“乘龙卡车”表示不满,认为理想汽车侵权。"}],[{"start":19.66,"text":"理想做这个对撞实验,当然不是为了针对东风柳汽,但的确伤害到了东风柳汽卡车的安全形象。"}],[{"start":27.490000000000002,"text":"测试本身也有诸多问题。卡车与轿车,对驾驶舱的保护未必是同等的;轿车与卡车碰撞也没有标准;所谓随机购买卡车,其实也不可能真正随机,比如,买一辆更破旧的卡车;卡车是否改装、减配,卡车驾驶舱的卡扣是否固定,都是未知数。所以理想汽车这么做对东风柳汽是不公平的。"}],[{"start":51.19,"text":"不过,东风柳汽在最初激烈抗议之后,选择了与理想、中汽研共同发布声明。这个联合声明本身,又一次伤害了东风柳汽。"}],[{"start":62.36,"text":"东风柳汽被伤害的形象,需要用另一次测试来挽回。这件事得东风柳汽自己做,理想是不可能做,也没法做的。再不济,起码也要通过调查、分析、论证测试的不合理。这件事可以东风柳汽来做,也可以理想来做,承认实验的疏忽。然后如果测试存在问题,理想就应该赔偿。"}],[{"start":85.28,"text":"在这些事没有做之前,道歉是没意义的,更何况还跟着去发联合声明。打个比方,被捅了一刀,要么以牙还牙,不能以牙还牙,起码要赔钱。如果没有赔钱,伤都还没好。对方一道歉,自己就赶紧跟上一起声明。这就是自己给自己补一刀。给人的感觉就是,测试没问题,东风柳汽的车就是不禁撞,所以硬气不起来。"}],[{"start":111.1,"text":"当然,可以想到的是,东风柳气承受了一些压力。这些压力的来源之一,就是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企业,应该团结。理想汽车公布对撞实验之后,很多观点也认为,不能搞拉踩,要共同努力。这类观点,本质上是觉得竞争是一种浪费,会导致中国汽车品牌之间的内耗,不利于一致向外。"}],[{"start":135.9,"text":"我有不同看法。"}],[{"start":137.26000000000002,"text":"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广告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虽然这里说的是贬低,但在实际市场中,这一条变为了“不能批评竞争对手”,客观的、有理有据的批评也不行。"}],[{"start":160.53000000000003,"text":"在当下,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包方便面也包含了无数技术。手机、芯片、药品、计算机、汽车就更是如此。当产品涉及复杂的行业技术时,普通消费者甚至部分专家,都难以全面评估产品与服务的性能。"}],[{"start":178.36,"text":"只有竞争对手能拥有同等级别的专业知识和长期经验。厂家之间,还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有恩怨情仇。各种明里暗里的东西,都会逐渐流传。所以,竞争对手的批评往往直指对方产品的痛点、软肋。这为市场提供了最有力的专业解读。比如,前段时间,长城举报比亚迪用了常压油箱,外行要明白这些很难。"}],[{"start":207.19,"text":"或许有人担心,如果都这样,大家相互批评,是不是各种虚假信息满天飞,消费者无所适从。真实情况恰好相反,友商间的批评,可信度最高。厂家因为规模更大,信誉也更高,厂家的批评是以自身专业性、信誉为背书的。这就决定了厂家故意误导的代价极大。"}],[{"start":230.51999999999998,"text":"禁止厂商之间的相互批评,并不能改变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反而会让批评进入黑市。所谓的黑市,就是通过黑公关、黑媒体,放一些虚假的信息,做出一些虚假评测。反之自媒体的损失很小,大不了重头再来。这只会更脏。某种程度上,现在所谓黑公关泛滥,正是因为厂家无法直接说话。这只会让消费者更加无所适从。"}],[{"start":258.78999999999996,"text":"竞争对手,有强烈的动机去深挖对方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合规性等方面的漏洞或隐患。他们是最严格、最挑剔的“测试者”。他们不可能被充值,他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明确的利益动机,反而可以更好地识别。"}],[{"start":279.45,"text":"厂家之间的批评,还有助于形成行业共识。这种竞争、争执中产生的共识,有利于行业技术发展。我们不妨放开畅想一下,假设有两家车企,约好了对撞试验。这个时候,速度、位置、载重、路面摩擦系数、天气,一切我们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条件,双方工程师作为内行人,都会激烈地博弈,而这个过程,就是消费者最好地了解汽车性能的途径。而这样对撞出来的结果,双方都无话可说。"}],[{"start":311.28,"text":"所以,厂商间的相互批评是维持市场竞争活力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戳破过度营销、夸大宣传的泡沫,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行业发展。如果厂商之间一团和气,缺乏相互监督和挑战,容易形成事实上的寡头共谋,导致创新停滞、价格虚高、服务下降。"}],[{"start":332.86999999999995,"text":"厂家之间相互批评的必要性,可以扩展为另外两个问题。"}],[{"start":337.41999999999996,"text":"第一,广告词中的绝对用语。"}],[{"start":340.34,"text":"我国现行《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虽然原国家工商总局并无法律解释权,但其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释义》中的:“实践中可以根据个案认定与“最高级”类似的用语属于禁止使用的用语”,就成为了具体执法的依据。实际执法中,广告绝对用语包括:“第一”“绝对”“最佳”“中国第一”“全网销量第一”等。"}],[{"start":368.05999999999995,"text":"禁止绝对用语有两个目的,第一,防止消费者被误导,第二,禁止厂家之间相互贬损。那么,如果厂家之间的批评是允许的,消费者有识别的义务,那么,这一条在逻辑上就没有必要了。"}],[{"start":383.54999999999995,"text":"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厂家之间的专利官司。"}],[{"start":387.31999999999994,"text":"近年来,光伏企业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从“价格战”蔓延至“专利战”。2025年以来,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间的专利纠纷持续高企。从目前已公布的诉讼纠纷案件来看,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科技、正泰新能源等A股光伏一线企业均涉及专利官司。很多人有批评,认为专利成了内卷、恶意竞争的武器。"}],[{"start":414.78999999999996,"text":"其实,专利本身就是拿来打官司的。之前很多文章批评,中国光伏价格战不高级,应该搞技术竞争、创新竞争。但技术竞争、创新竞争的表现之一,就是专利官司。通过强化专利保护可以加速淘汰技术弱势企业,加速行业出清,特别是在更加重视专利的海外市场,可减缓内卷情况。讽刺的是,现在,专利官司又成了所谓的内卷、恶意竞争。"}],[{"start":444.76,"text":"某种程度上,反对相互批评,相互打专利官司,本质上是厌恶竞争。这背后是地方政府投资推动了光伏、新能源车的产能,而行业出清,一些企业被淘汰,意味着国有资产贬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start":461.61,"text":"但是,一团和气,不会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出路,它不会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出路,激烈的竞争才是。要说一团和气,工业部汽车司管所有汽车国企,这样自然就一团和气了。"}],[{"start":475.67,"text":"但是,竞争不是请客吃饭,市场竞争有自己的惨烈之处。这就如自然的残酷一样,物竞天择,这才是通往繁荣之路。一团和气、抱团,短期内可以迅速强大,但长期,却会通向衰落。这是条回头路,走过了,行不通。"}],[{"start":496.01,"text":"(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4607948_4505.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苹果在AI人才争夺战中遭遇一连串离职打击

自今年伊始以来,这家iPhone制造商已有十几名AI团队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

Lex专栏:如何理性看待OpenAI急剧攀升的估值

无论采用传统估值方法还是更具创新性的方式,投资者都在支持萨姆•奥尔特曼的公司。

前劳工统计局局长:特朗普对数据的攻击将造成持久伤害

可靠的政府统计数据是美国经济的基石之一。

印度的俄罗斯石油难题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莫迪要么接受美国的关税,要么从俄罗斯转向其他供应国,要么尝试与特朗普达成某种妥协。

梅德韦杰夫:从自由派希望到核威胁的漫长转变

这位俄罗斯前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挑衅特朗普。他已从俄罗斯自由派和白宫决策者眼中的白衣骑士,变成了莫斯科的“核战争狂人”。

数千公司董事在工党税改后离开英国

FT的分析发现,从去年10月到上月,有3790名公司董事报告离开英国,阿联酋成为首选目的地。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