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美国化”:全球代工霸主正走向怎样的转型?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台积电

台积电“美国化”:全球代工霸主正走向怎样的转型?

黄蓥祺:台积电站在一个战略十字路口,在美国的深度布局或将改变这家企业的治理逻辑。在安全与商业逻辑之间取得微妙平衡是未来的挑战。
00:00

{"text":[[{"start":9.03,"text":"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自宣布大规模赴美设厂以来,其在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研发机构等多项关键部署,正使这家科技企业朝着更深层次的“美国化”方向发展。"}],[{"start":26.57,"text":"随着地缘政治对高端制造的影响愈发显著,台积电此番布局更似一场受政策驱动的国家级协作计划。在全球科技竞争升温、供应链安全成为各国政府优先目标的背景下,台积电加码在美布局或成为美特朗普政府持续占据全球半导体领先地位,并实现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关键一环。"}],[{"start":49.49,"text":"特朗普政府推动台积电赴美投资实现对其战略嵌入"}],[{"start":54.82,"text":"2025年3月4日,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与美国相关官员共同宣布,将加大对美投资力度。这一消息公布后,在多个层面引发了广泛讨论。从相关情况看,台积电未来将在以下五个方面与美深度绑定,也意味着在美经营未来将直接决定台积电是否能保有晶圆制造龙头地位,持续获取经营利润。"}],[{"start":79.81,"text":"(一)关键制造及封装技术陆续向美转移"}],[{"start":84.3,"text":"根据台积电2025年3月宣布的在美投资计划,未来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三座晶圆厂、两座先进封装设施和一座研发中心,使得晶圆厂总数达到六座。根据目前台积电一厂已投入量产、二厂提前半年完工、三厂已开始初步建设情况看,台积电在特朗普任内即会在美生产4纳米、3纳米、2纳米先进制程芯片,美国厂先进制程(7纳米以下)产能将占据全球总产能30%以上。同时随着台积电陆续将1.6纳米研发人员转移至美研发中心,向美输出“3D Fabric”尖端封装技术并建造封装厂,其在美供应链已初见雏形。"}],[{"start":126.5,"text":"(二)在美工厂的美国员工比例将持续增加"}],[{"start":130.78,"text":"当前台积电美国厂的员工总数已经突破3000人,美、台员工各占比50%左右,其中台籍核心工程师人数约500人。尽管台积电方面已多次向美政府抱怨因台美工作文化不同,美籍技术人员需要较长周期方可适应台积电工作节奏。但在特朗普政府要求下,台积电仍要求核心工程师将向美籍员工教导工作经验作为主要任务。尽管2024年5月,因美籍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美国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近期台积电又频遭美籍员工指控工厂存在霸凌、歧视、性骚扰等问题,台积电仍只能要求人事部门加派人手赴美予以安抚。预计随着特朗普政府收紧“E-2”及“EB-2”外籍人员入美工作签证,台积电未来美国员工比例还会持续增加。"}],[{"start":183.09,"text":"(三)更多美籍人员进入台积电董事会及管理层"}],[{"start":187.75,"text":"2024年台积电进行董事会改选后,美籍人员已占据10席董事会成员中的5席,占比首次达到50%并超过台籍人员占比。同时,依据台积电习惯任命当地人员出任海外工厂及子公司这一传统,未来美国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大概率也将是美国籍人员,意味着美国产业界将正式开始接管并主导半导体产业尖端技术发展方向。2025年2月,台积电首次在美召开董事会,尽管董事长魏哲家澄清背后不存在美方因素,但从3月初台积电宣布在美加大投资情况看,美国在幕后介入因素不言而喻。"}],[{"start":226.98,"text":"(四)台积电对外经营布局恐受美国约束"}],[{"start":231.16,"text":"从目前情况看,台积电经营布局已经受到美国这一外来干涉。2025年4月传出英特尔和台积电将组建合资企业,共同营运英特尔位于美国的芯片制造厂传闻。台积电以技术入股并持合资企业20%股份,英特尔与其他美国公司持股过半,并握有最终主导权和控制权。2025年5月,台积电因传出与阿联酋国有投资公司合作,未来在阿联酋建立芯片制造厂传闻,高层直接被美白宫官员、特朗普中东特使史蒂夫•威特克夫约谈,美方因担忧台积电阿联酋工厂可能使中国大陆和伊朗受益,影响台积电最终取消建厂计划。另外,台积电为配合特朗普加快建设美国工厂,目前陆续暂停包括日本、德国、台湾等新厂建设,将主要人员及设备全部支援美国,台积电事后将建厂不利归咎于交通不畅等的官方表态,充分体现其建设进度遭打乱的无奈。"}],[{"start":291.29,"text":"(五)资金链安全受美国政府立场的影响增加"}],[{"start":295.34000000000003,"text":"台积电对美投资扩大至1650亿美元,引发各方对台积电海外投资资金是否充足的猜测。从过往历史看,台积电主要通过美国存托凭证(ADR)和公司债两种方式筹集资金。持有美国存托凭证的投资人享有与台积电台股股东同样权利,仅交易成本和计价方式不同。在美公司债则由台积电TSMC Global Ltd.和TSMC Arizona发行,向美社会及金融界筹措美元。但由于特朗普政府近期逐项经济政策导致美元遭遇信用危机,目前在美发放公司债成本及难度日趋升高,将对台积电未来融资产生阻碍。台湾时事评论员王尚智对此评论,担忧台积电为确保现金流,未来恐在台湾下市并直接在美上市。"}],[{"start":347.96000000000004,"text":"另外,台积电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美国新厂2024年亏损近5亿美元,预计随着其建厂投入的增加,未来几年亏损幅度还会扩大。在此情况下,美政府依据“芯片法案”为台积电提供的66亿美元建厂补助将成为其平衡收支、获取现金流关键。然而,特朗普政府至今未松口在2025年按期向台积电发放20亿美元补助,并以此要挟台积电继续增加在美投资金额至3000亿美元,加之台积电为符合美对华半导体管制要求,近年来已完全放弃布局大陆先进制程市场,未来面对商界出道的特朗普,恐只能步步退让求得生存。"}],[{"start":389.50000000000006,"text":"台湾本地回响"}],[{"start":391.50000000000006,"text":"在台湾本地,围绕台积电美国布局的争议也日益发酵。岛内部分半导体界人士担心,这一举措可能会对台湾地区相关产业产生负面影响。"}],[{"start":404.09000000000003,"text":"台湾当局对台积电赴美投资表现出了积极态度,尽管台湾“产业创新条例”第22条规定台积电赴美投资需经过台经济部门的投资审查,“国安法”第3条也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向外国、大陆地区、港澳及境外敌对势力知悉或持有“国家核心关键技术”之营业秘密提供协助,但当前台当局经济部投审会已判定台积电并未违反海外投资法规。台湾行政院长卓荣泰则将台积电赴美形容为“台湾力量的延伸”,直接表达支持。"}],[{"start":437.96000000000004,"text":"而产业界及在野人士则更多表达担忧,马英九基金会秘书长萧旭岑认为核心技术的转移需要审慎对待。台湾专业国际财务机构“宽量国际”创办人李鸿基则表示,台积电从经济层面无愧“护国神山”,其年度支出资本总额达到台湾GDP的5%,所在岛内供应链创造就业机会逾31万个,每年向台湾社会发放的现金股利、向政府上交的各项税收约可支应台湾约一半的国防预算。在台股中,台积电一家企业权重即达38.585%,可以说台股过去几年的长虹与台积电盈收能力不断上涨密不可分。一旦台积电及产业链离台赴美,或在台股退市在美上市,预期将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就业水平、股市走向产生重大负面冲击。"}],[{"start":487.87,"text":"台积电的下一阶段是什么?"}],[{"start":490.68,"text":"台积电正站在一个战略十字路口。一方面,它仍是全球技术最先进、客户信任度最高的代工企业之一;另一方面,其在美国的深度布局,或将改变这家企业的治理逻辑。"}],[{"start":504.93,"text":"“美积电”说法尚嫌夸张,但台积电的美国业务已然不只是一个海外分支。它正成为美国“晶片法案”架构下的一个节点,也是一种带有国家战略色彩的资本技术融合体,未来其向中、俄等美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晶片出口恐遭全面限制。"}],[{"start":523.42,"text":"对台湾而言,台积电始终被视为“护国神山”,其任何动作都会牵动岛内政治与社会心理。但在全球竞争剧烈的现实中,如何在安全与商业逻辑之间取得微妙平衡,恐怕是台积电未来真正需要面对的挑战。"}],[{"start":540.1999999999999,"text":"(注:黄蓥祺,国际政商关系评论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2551844_1680.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苹果在AI人才争夺战中遭遇一连串离职打击

自今年伊始以来,这家iPhone制造商已有十几名AI团队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

Lex专栏:如何理性看待OpenAI急剧攀升的估值

无论采用传统估值方法还是更具创新性的方式,投资者都在支持萨姆•奥尔特曼的公司。

前劳工统计局局长:特朗普对数据的攻击将造成持久伤害

可靠的政府统计数据是美国经济的基石之一。

印度的俄罗斯石油难题

面对特朗普的施压,莫迪要么接受美国的关税,要么从俄罗斯转向其他供应国,要么尝试与特朗普达成某种妥协。

梅德韦杰夫:从自由派希望到核威胁的漫长转变

这位俄罗斯前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挑衅特朗普。他已从俄罗斯自由派和白宫决策者眼中的白衣骑士,变成了莫斯科的“核战争狂人”。

数千公司董事在工党税改后离开英国

FT的分析发现,从去年10月到上月,有3790名公司董事报告离开英国,阿联酋成为首选目的地。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